词典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的意思
kàngjiùwángyùndòng

抗日救亡运动

简体抗日救亡运动
繁体抗日救亡運動
拼音kàng rì jiù wáng yùn dòng
注音ㄎㄤˋ ㄖˋ ㄐㄧㄡˋ ㄨㄤˊ ㄩㄣˋ ㄉㄨㄥˋ
结构ABCDEF式
字数6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jiù,(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组词】: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2) 终止。【组词】:濯以救热。

wáng wú,(1) 逃。【组词】:逃亡。流亡。(2) 失去。【组词】:亡佚。亡羊补牢。(3) 死。【组词】:伤亡。死亡。(4) 灭。【组词】: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古同“无”,没有。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抗日救亡运动是指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抗日斗争和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的意思

抗日救亡运动 [kàng rì jiù wáng yùn dòng]

1.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爱国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步步紧逼的进攻,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民族危机严重。全国各地学生、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课、罢工,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示威,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也公开表示支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广大人民积极响应,成立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团体,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the Movement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抗日救亡运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防文学释义:1936年初,上海 文艺界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而提出的口号,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在总口号之下,再提些随时应变的具体的口号,例如‘国防文学’‘救亡文学’‘抗日文艺’……等等,我以为是无碍的。”
    • 2.
      抗日救亡运动释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两次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各地的工人、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举行集会、示威、罢工、罢课,并派代表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反对不抵抗政策,要求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十九路军,各地人民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开展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抵制日货等运动。1935年华北事变后,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各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成立救亡
    • 3.
      沈钧儒释义:(1875—1963)中国民主革命家,爱国民主人士。字衡山,浙江嘉兴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1年倡议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代表救国会参加,以后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他任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解散,他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
    • 4.
      茅盾释义:(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1年与郑振铎等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起创作了中篇小说《蚀》三部曲。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和赵伯韬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本家的斗争为主线,广泛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生活。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有《茅盾全集》。
    • 5.
      郭沫若释义:(1892—1978)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开始写诗,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创造新世界的时代精神,并与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爱国主义的历史剧《屈原》。1949年后著有历史剧《蔡文姬》等和多部诗集,主编《中国
抗日救亡运动是什么意思 抗日救亡运动读音 怎么读 抗日救亡运动,拼音是kàng rì jiù wáng yùn dòng,抗日救亡运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抗日救亡运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