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人役 人役的意思
rén

人役

简体人役
繁体
拼音rén yì
注音ㄖㄣˊ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yì,(1) 服兵务,从军。【组词】:从役。现役。(2) 战事。【组词】:战役。(3) 服劳力之事。【组词】:劳役。徭役。(4) 使唤。【组词】:役使。奴役。(5) 被役使的人。【组词】:役夫。役徒。仆役。杂役。

基本含义

人作为工具或奴仆被使用

人役的意思

人役 [rén yì]

1. 仆役;奴婢。

2. 差役,差人。

4. 服劳役的人。

人役 引证解释

⒈ 仆役;奴婢。

《孟子·公孙丑上》:“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
赵岐 注:“若此为人所役者也。”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经井田,免人役。”
李善 注引《汉书》:“莽 令更名天下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狐狸》:“有土工 宋留,暮遇一夫,自言欲为人役。”
《醒世姻缘传》第四回:“又每日将各庄事件交付看庄人役。”

⒉ 差役,差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认得是衙门人役,惹起疑心,祸不可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籤牌之类。”
《宦海》第二回:“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一下子把这位藩台大人打死了,那时不但闹了大大的乱子,就是那跟去的一班人役,失於保护,哪里担得起这样的责任?”

⒊ 服劳役的人。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请看他的筑 阿房宫,筑 骊山 陵,筑长城,筑直道吧,动辄就是动员几十万的人役来兴建大规模的工事。”


人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奴释义:供众人役使的奴仆。与专用奴仆相对。
    • 2.
      传梆释义: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
    • 3.
      发命释义:发布命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雍子 发命於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续遇 董卓,侵官暴国。於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 4.
      垫脚凳释义:用以垫脚的矮凳。比喻被人役使的人。
    • 5.
      孤疾释义:孤儿和残疾者。《国语·晋语七》:“逮鰥寡,振废淹,养老幼,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韦昭 注:“无父曰孤;疾,废疾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雍子 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
    • 6.
      宿设释义:⒈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⒉谓古代帝王斋宿之处,官吏预为安排人役或设置物品。
    • 7.
      掷楯释义:《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 候迎拜謁,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 长安 学,通《春秋经》。”李贤 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
    • 8.
      男仆释义:古代对男性奴隶的称谓。泛指供手主人役使的男性奴隶。
    • 9.
      给使释义:⒈服事;供人役使。《墨子·备梯》:“禽滑釐子,事子 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其吏从兵众,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隋书·李圆通传》:“李圆通,京兆 涇阳 人也。父 景,以军士隶 武元皇帝,因与家僮 黑女 私,生 圆通。景 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 高祖 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前任 浙江 学政时,署中一小儿,恒往来供给使。以为役夫子弟,不为怪也。”⒉供役使之
    • 10.
      衆奴释义:供众人役使的奴仆。与专用奴仆相对。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其奴 当伯,先是众奴。”
    • 11.
      道堂释义:庙观。唐 杜牧《杜秋传·附王眉山传》:“﹝ 眉山 ﹞嘆曰:‘婢子获执巾天子前,安得復为人役?’遂结道堂长桥边,长斋诵经。”宋 洪迈《夷坚支志丁·郑道人》:“鄱阳 有 郑道人,不知从何来。不肯入道堂,日行丐於市。”宋 孔平仲《送吴全甫中舍倅无为》诗:“海沂歌舞待 王祥,喜得 淮 南一道堂。”
    • 12.
      遣罪释义:旧时指发配犯人于边远地方的罪刑。清 林则徐《访获护送鸦片之巡船人役审明定拟折》:“尹亚全 熬卖烟膏,将来拏获,罪应拟遣罪上减二等,拟以杖一百徒二年半。”
    • 13.
      露白地牛释义: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安 在 潙山,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亦作“露地白牛”。宋 黄庭坚《作浩然词赠何造诚》:“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亦省作“露地牛”。宋 朱熹《借韵呈府判张文既以奉箴且求教药》:“飞腾莫羡摩天鵠,纯熟须参露地牛。”
    • 14.
      顶头银两释义: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顶银”。明 吴应箕《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明 吴应箕《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顶首”。
    • 15.
      顺轿释义:谓调整坐轿的方向,准备出发。河北梆子《喜荣归》:“赵庭玉:人役们顺轿,打道 崔家庄。”柳琴戏《状元打更》第三场:“家院!快快吩咐人役与老爷顺轿!”
    • 16.
      驯伏释义:⒈驯服,驯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孝》:“杨太博,资州 人也,年十六,庐父母墓三年,有神灯照墓,猛虎驯伏,有白兔之异。”元 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东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腾取驯伏。”邹韬奋《经历》五五:“名字不见经传的文人也不见得都是驯伏的羔羊。”⒉使驯顺。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六回:“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

人役(ren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人役是什么意思 人役读音 怎么读 人役,拼音是rén yì,人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人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