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 [líng xiāo]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例浩气凌霄。
英[ reach the clouds; soar to the skies; ]
2. 凌霄花。
英[ Chinese trumpet creeper; ]
凌霄 引证解释
⒈ 凌云。
引晋 陆机 《遂志赋》:“陈顿委於 楚 魏,亦凌霄以自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依冰山》:“张生 曰:‘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归遯於 嵩山。”
宋 王安石 《孤桐》诗:“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英雄志寧教垂老,剑气尚凌霄。”
贺宜 《我们是同班的同学》诗:“我也许将飞越长空,凌霄冲天,征服神秘的天空,作星际的探险。”
⒉ 落叶藤本植物,攀援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鲜红色,花冠漏斗形,结蒴果。花、茎、叶都可入药。
引唐 元稹 《解秋》诗之三七:“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宋 张镃 《北山早兴》诗:“啄木声穿竹,凌霄色映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凌霄》:“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然望之如天际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
淩霄:凌云。 晋 葛洪 《抱朴子·务正》:“大夏凌霄,赖羣橑之积。”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斥鷃因惊风以凌霄,朽舟託迅波而电迈。”
国语词典
凌霄 [líng xiāo]
⒈ 升上云霄。比喻人品高洁。也作「陵霄」。
引《文选·陆机·演连珠五〇首之三一》:「是以名胜欲,故偶影之操矜,穷欲达,故凌霄之节厉。」
《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王君凌霄耸壑,栋梁之材,贵不可涯,非吾所及。」
凌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凌霄之志释义: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2.
凌霄殿释义:神话传说中天君 玉皇大帝 的宫殿。《一九五八年曲艺选·西河大鼓<五千一>》:“虽然说通不到凌霄殿,活神仙看见也眼馋。”
- 3.
堵墙释义:⒈墙垣。《礼记·射义》:“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墙。”⒉唐 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此谓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后多用以为典实。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志气凌霄,才思殊英爽。笔阵生风战堵墙。”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
- 4.
并列释义:并排平列,不分主次。《史记·三王世家》:“盖闻 周 封八百,姬姓 并列,或子、男、附庸。”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是以三王异道而共昌,五霸殊风而并列。”宋 梅尧臣《凌霄花赋》:“当是时将恐摧为朽荄,不復萌蘖,岂得与百卉并列也耶?”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按察司》:“故《大明令》按察司、都察院并列,不视之为外官也。”
- 5.
志人释义:指守志隐逸之士。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须乎勛伐也。”唐 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 6.
槎枿释义:⒈树的杈枝。 北周 庾信《枯树赋》:“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旧唐书·李说传》:“比夜,定 远 坠城下槎枿,伤而不死。”清 赵翼《落皮树》诗:“凌霄抽条枚,浥露透槎枿。”⒉见“槎蘖”。
- 7.
横海释义:⒈汉 将军名号。谓能横行海上。《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将军 韩説 …… 元鼎 六年,以待詔为横海将军,击 东越 有功,为 按道侯。”《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江夏、襄阳 诸军,横截 湘 沅,以临 豫章;楼船横海之师,直指 吴会。”刘良 注:“楼船、横海皆将军号也。”唐 刘长卿《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横海,荒祠拜 伏波。”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勛。”⒉横行海上。晋 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扤孤游。”宋 朱敦儒《水龙吟》词:“玉凤凌霄,
- 8.
氛埃释义:⒈污浊之气;尘埃。《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南朝 梁 沉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唐 杜甫《渼陂行》:“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明 宋濂《抱瓮子传》:“非惟人随流水而逝,异日凌霄之崇搆皆荡为氛埃。”⒉借指尘世或俗念。宋 陆游《严君平卜台》诗:“先生久已蜕氛埃,道上犹传旧卜臺。”宋 陆游《夜思》诗:“簿领沉迷无日了,试凭诗思洗氛埃。”⒊比喻战乱。北周 庾信《商调曲》:“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唐 胡曾《独不见》诗:“玉关 一
- 9.
烟霞峰释义:烟霞峰在岳庙后的南天门右后,下有懒残岩、烂柯岩、净瓶岩、凌霄坛、高明台等古迹。
- 10.
登歌释义:⒈亦作“登哥”。 亦作“登謌”。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宋 梅尧臣《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⒉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汉 荀悦《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
- 11.
直节释义:谓守正不阿的操守。宋 范仲淹《依韵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宋 岳飞《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明 无名氏《节侠记·私仰》:“他少年磊落,直节嶙峋,又好结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明史·李时勉传》:“然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如 时勉。”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石星 直节震 明 代,及任本兵,日本 之役惟调停贿款。”
- 12.
紫葳释义:凌霄花。
- 13.
萦缠释义:⒈环绕。 晋 潘岳《笙赋》:“新声变曲,奇韵横逸。縈缠歌鼓,网罗钟律。”唐 元稹《蜘蛛》诗之一:“縈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宋 梅尧臣《和王仲仪凌霄花》:“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气类固未合,縈缠岂由己。”明 唐顺之《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峯顶涌出十九泉,一峯一泉相縈缠。”⒉纠缠。前蜀 杜光庭《李玄儆为亡女修斋词》:“迫以俗机,縈缠世网;久拘职宦,罔遂初心。”宋 苏辙《古北口道中呈赵侍郎》诗:“独卧绳牀已七年,往来殊復少縈缠。”《剪灯馀话·听经猿记》:“縈缠只是贪嗔痴,解脱无过戒定慧。”
- 14.
赐玦释义:⒈赐给玉玦。 谓斥逐大臣。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明 陈汝元《金莲记·赐环》:“平生壮气凌霄汉,雄心未肯销灭,喜忠义再陪弭笔,姦佞终教赐玦。”明 杨珽《龙膏记·访旧》:“向年 元载 赐玦之时,其女 湘英,没入我家。”⒉赐给玉玦。表示优宠。《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为之铭曰”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繇 报书曰:‘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
- 15.
迥拔释义:⒈高耸挺拔。唐 裴次元 逸句:“积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汉。”⒉高超特出。唐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於常情。”唐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一百韵》:“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自注:“同年八人,乐天 拔萃登科,予平判入等。”
- 16.
陵华释义:凌霄花。
- 17.
陵苕释义:花名。 凌霄花的别名。
- 18.
青毡释义:⒈亦作“青毡”。青色毛毯。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唐 白居易《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唐 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艾芜《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⒉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宋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清 查慎行《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⒊见“青毡故物”。⒋指清
- 19.
顿委释义:犹委顿。 晋 陆机 《遂志赋》:“陈顿委於 楚 魏 ,亦凌霄以自濯。” 唐 杜牧 《罪言》:“生人日顿委,四夷日猖炽。”
- 20.
鬼目释义:⒈草名。即鬼目草、鬼目菜。参见“鬼目草”。⒉草名。凌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紫葳》。⒊草名。羊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⒋果木名。麂目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