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否臧 否臧的意思
zāng

否臧

简体否臧
繁体
拼音pǐ zāng
注音ㄆ一ˇ ㄗ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ǒu pǐ,(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组词】:否定。(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组词】:可否?。(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组词】: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 不好,坏,恶。【例句】: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

zāng,(1) 善,好。【例句】:臧否(pǐ)(褒贬,评论,说好说坏)。(2)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组词】:臧获。(3) 同“赃”,赃物。(4) 姓。(1) 同“藏”,储放东西的地方。(2) 同“脏”,身体的内部器官。(1) 同“藏”,收存。

基本含义

指掩饰、隐瞒自己的恶行或缺点。

否臧的意思

否臧 [pǐ zāng]

1. 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

3. 品评,褒贬。

否臧 引证解释

⒈ 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

《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
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
《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
唐 白居易 《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⒉ 品评,褒贬。

《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宋 叶适 《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元祐 之文也。”


否臧是什么意思 否臧读音 怎么读 否臧,拼音是pǐ zāng,否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否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