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点明 点明的意思
diǎnmíng

点明

简体点明
繁体點明
拼音diǎn míng
注音ㄉㄧㄢˇ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组词】: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组词】:两三点雨。几点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组词】: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6) 项,部分,方面。【组词】:优点。要点。特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组词】:点画。三点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组词】: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组词】: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组词】:点头。点穴。(11) 引火。【例句】: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组词】: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组词】: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组词】:指点。点拨。(15) 计时的单位。【例句】: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16) 污。【组词】:点污。点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例句】: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踮”。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明确指出,直接说明事实或道理。

点明的意思

点明 [diǎn míng]

1. 指明。

点明学习的目的。

[point out; put one's finger on; hint;]

点明 引证解释

⒈ 启示;说破。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所以 唐解元 有这首诗,也是点明世人的意思。”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不点明,可能她真的以为开玩笑哩。”

⒉ 查点明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发行时,命该吏对面点明,入封粘实,以防夹带改写。”


点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表明释义:表示清楚:表明态度。 表明决心。
    • 2.
      点破释义:用一两句话揭露真相或隐情:事情不必点破,大家心照不宣算了。
    • 3.
      指出释义:提出意见。

点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的释义:射中靶心,比喻点明要害:一语 中的。
    • 2.
      交盘释义:⒈谓前任卸职时把帐目、公物、文书等清点明白,移交给后任。 ⒉泛指清点交接。⒊交叉弯曲。
    • 3.
      入话释义:⒈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⒉指引入正题的话头。
    • 4.
      十七字诗释义:诽谐诗体。 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宋 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宋 洪迈《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 5.
      卒章显志释义: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
    • 6.
      开宗明义释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 7.
      指点释义:⒈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他指点给我看,哪是织女星,哪是牵牛星。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老师指点我怎样使用电脑。⒉在旁边挑剔毛病;在背后说人不是:自己不干,还在那里指指点点。
    • 8.
      描补释义: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把事再点明一下。
    • 9.
      旁击侧敲释义:侧:旁边;击:敲打。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表明观点或加以讽刺、抨击。
    • 10.
      暗喻释义:也叫隐喻。 比喻的一种。不直接点明是比喻,而实际上是打比方。这种比喻用“是”“就是”“成为”“变成”等作为比喻词语。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 11.
      活眼释义:⒈端溪砚上圆形的斑点。其有白赤黄晕纹者,谓之“活眼”。⒉诗文中精辟而点明要旨的字眼。⒊眼力。如:以活眼读活书。
    • 12.
      点明释义: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主题。点明学习的要点。
    • 13.
      点醒释义:⒈提醒。指点启发使对方醒悟。⒉点明。
    • 14.
      犀烛释义:点明、照亮的意思。
    • 15.
      理据释义:理由;根据:这篇论文观点明确,理据充足。
    • 16.
      破题释义:⒈八股文的第一股,用一两句话,说破题目的要义。 见〖八股〗。⒉泛指写文章时点明题意。
    • 17.
      若有所悟释义:似乎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理解。
    • 18.
      藏头诗释义:⒈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 ⒉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⒊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 19.
      题破释义:⒈犹点明,道破。宋 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引子》:“世有九流者,略为题破。”《西游记》第九八回:“行者 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 接引佛祖,又称为 南无宝幢光王佛。行者 却不题破,只管叫:‘这里来!撑拢来!’”参见“提破”。⒉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覆题写、品评,无可再写。宋 程垓《凤栖梧·南窗偶题》词:“只有诗狂消不尽,夜来题破窗花影。”明 卢襄《蝶恋花·徐州晚泊用师邵韵》词:“城上危楼惊欲堕,北檝南檣日日城边过,犹记昔年楼上坐,楼前景物多题破。”⒊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元 马致远《荐福碑》

点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的释义:射中靶心,比喻点明要害:一语 中的。
    • 2.
      交盘释义:⒈谓前任卸职时把帐目、公物、文书等清点明白,移交给后任。 ⒉泛指清点交接。⒊交叉弯曲。
    • 3.
      入话释义:⒈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⒉指引入正题的话头。
    • 4.
      十七字诗释义:诽谐诗体。 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宋 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宋 洪迈《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 5.
      卒章显志释义: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
    • 6.
      开宗明义释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 7.
      指点释义:⒈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他指点给我看,哪是织女星,哪是牵牛星。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老师指点我怎样使用电脑。⒉在旁边挑剔毛病;在背后说人不是:自己不干,还在那里指指点点。
    • 8.
      描补释义: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把事再点明一下。
    • 9.
      旁击侧敲释义:侧:旁边;击:敲打。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表明观点或加以讽刺、抨击。
    • 10.
      暗喻释义:也叫隐喻。 比喻的一种。不直接点明是比喻,而实际上是打比方。这种比喻用“是”“就是”“成为”“变成”等作为比喻词语。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 11.
      活眼释义:⒈端溪砚上圆形的斑点。其有白赤黄晕纹者,谓之“活眼”。⒉诗文中精辟而点明要旨的字眼。⒊眼力。如:以活眼读活书。
    • 12.
      点明释义: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主题。点明学习的要点。
    • 13.
      点醒释义:⒈提醒。指点启发使对方醒悟。⒉点明。
    • 14.
      犀烛释义:点明、照亮的意思。
    • 15.
      理据释义:理由;根据:这篇论文观点明确,理据充足。
    • 16.
      破题释义:⒈八股文的第一股,用一两句话,说破题目的要义。 见〖八股〗。⒉泛指写文章时点明题意。
    • 17.
      若有所悟释义:似乎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理解。
    • 18.
      藏头诗释义:⒈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 ⒉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⒊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 19.
      题破释义:⒈犹点明,道破。宋 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引子》:“世有九流者,略为题破。”《西游记》第九八回:“行者 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 接引佛祖,又称为 南无宝幢光王佛。行者 却不题破,只管叫:‘这里来!撑拢来!’”参见“提破”。⒉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覆题写、品评,无可再写。宋 程垓《凤栖梧·南窗偶题》词:“只有诗狂消不尽,夜来题破窗花影。”明 卢襄《蝶恋花·徐州晚泊用师邵韵》词:“城上危楼惊欲堕,北檝南檣日日城边过,犹记昔年楼上坐,楼前景物多题破。”⒊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元 马致远《荐福碑》

点明造句

1.这篇文章不长,但是论点明确,深中肯綮,有很强的说服力。

2.写文章或讲话要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不要博士买驴,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

3.这篇文章开门见山,落笔就点明了主题。

4.妈妈每次批评我都不正面直接点明,总是旁敲侧击。

5.结尾恰到利益地点明核心,语言朴素而含意深入,耐人寻味。

6.秋分,去秋老虎那分享点霸气,去秋波那分享点爱情,去秋月那分享点明亮,去秋菊那分享点花香,去秋千那分享点快乐的荡漾,去金秋那分享点收获和辉煌。

7.文章的末段,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8.巧妙利用引语顺势引出文章的主旨,既能点明文章中心,又能增强语言的文采及文化底蕴,可谓一箭双雕。

9.老师给同学们点明了复习要点。

10.运用了比喻强调突出了我无奈伤感的情感,点明我对小院的喜爱的原因。

1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

12.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点明了主旨。

13.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点明(dian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点明是什么意思 点明读音 怎么读 点明,拼音是diǎn míng,点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点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