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志 [chěng zhì]
1. 快心,称愿;得逞。
逞志 引证解释
⒈ 快心,称愿;得逞。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 成王 陨命, 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於我。”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穆王 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卷一:“英 夷狡焉,思逞志於内地久矣。”
国语词典
逞志 [chěng zhì]
⒈ 遂了心志,感到快意。也作「骋志」。
引《国语·晋语八》:「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
《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逞志究欲,穷身极娱。」
逞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常位释义:⒈固定的位置。《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孙子·虚实》:“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汉书·郊祀志下》:“天墬有常位,不得常合,此其各特祀者也。”⒉谓因功而世有的爵位。《国语·晋语八》:“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於国者而立之,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
- 2.
施功释义:⒈赏赐有功。 《管子·禁藏》:“施功而不均,位虽高,为用者少;赦罪而不一,德虽厚,不誉者多。”尹知章 注:“施功,谓施恩於有功者。”⒉犹施恩。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与钱十万、药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袁郊《甘泽谣·陶岘》:“居布素之贱,擅贵游之欢,浪跡怡情仅三十年,固亦分也;不得昇玉墀见天子,施功惠养,逞志平生,亦其分也。”⒊操作。宋 苏轼《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又自今已往,若得淫雨稍止,即农民须趁初夏秧种车水,耕耘之劳,十倍常岁,全藉粮米接济。见今已自闕食,至时
- 3.
楚子释义:⒈指 春秋 时 楚王。因 楚 君始封为子爵,故称。《左传·昭公四年》:“楚子 问於 子产 曰:‘晋 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 魏絳 讽君於 后羿,楚子 训民於‘在勤’。”唐 张九龄《郢城西北樊妃冢》诗:“楚子 初逞志,樊妃 尝献箴。”⒉指 楚 人;楚 地。《汉书·高帝纪上》:“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楚 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中。”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楚 子,犹言 楚 人也。”唐 皎然《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诗:“淮
- 4.
穷身释义:⒈终身。《楚辞·大招》:“穷身永乐,年寿延只。”蒋骥 注:“穷身,终身也。”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逞志究欲,穷身极娱。”⒉谓使己困窘。《韩非子·十过》:“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⒊穷汉。参见“穷身泼命”。
- 5.
自讨释义:⒈自我责罚;自请处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軫 曰:‘匹夫逞志於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⒉自招;自惹。如:自讨没趣。
- 6.
蓬茅释义:⒈亦作“蓬茆”。 蓬草和茅草。比喻低微、贫贱。常用作自谦之词。《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今以王姬之贵,下嫁蓬茅之士。”宋 曾巩《明州谢到任表》:“倾葵藿之一心,极蓬茆之丹恳。”明 梁辰鱼《浣纱记·迎施》:“念贱妾今还在幼龄,寒微未脱蓬茅性。”⒉犹蓬居。唐 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獫猲。”明 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五折:“今朝纳聘过门庭,顿使蓬茅喜气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处蓬茆而甘,藜藿不怨也。”
- 7.
蚊虻释义:亦作“蟁虻”。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李贤 注:“言蚊虻之暂过,未以为害。”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信安、沧、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王闿运《<墨子校注>序》:“遭时彊横,诸凶窃位,怙其势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纵欲,曾无采听,视匹夫所陈,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过乎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我要让蚊
- 8.
逞志释义:快心,称愿;得逞。《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 陨命,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於我。”唐 李绅《赠毛仙翁》诗:“穆王 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清 梁廷枏《夷氛闻记》卷一:“英 夷狡焉,思逞志於内地久矣。”
- 9.
陨命释义:⒈丧失生命。 《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 陨命,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于我。”《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江阳 刚烈,立节明君,兵合遇寇,不屈其身,单夫隻役,陨命於军。”清 袁枚《新齐谐·烧头香》:“我夫不良,趁我生产时,属隐婆将二铁针置产门中,以此陨命。”⒉交战中俘获战败国的国君。《国语·晋语五》:“靡笄 之役也,郤献子 伐 齐。齐侯 来,献之以得陨命之礼。”韦昭 注:“伐国获君,若 秦 获 晋惠,是为陨命。今 齐 虽败,顷公 不见得,非陨命也……《司马法》曰:‘其有陨命,行礼如会所,争义不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