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了 明了的意思
míngliǎo

明了

简体明了
繁体明瞭
拼音míng liǎo
注音ㄇㄧㄥˊ ㄌ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基本含义

明白,清楚

明了的意思

明了 [míng liǎo]

1. 清楚地懂得。

明了政策。

[ clearly understand; ]

2. 清楚地知道。

你的意思我明了。

[ be clear about; ]

3. 清晰;明白。

简单明了。

[ clear; ]

4. 自觉察觉到。

一个对周围事物如此明了的男孩子。

[ sentient; ]

明了 引证解释

⒈ 明白;清晰。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鲁女生 数説 显宗 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村中闻数百千人行声,或语或笑,或歌或哭,杂扰匆遽,不甚明了。”

⒉ 清楚地知道或懂得。

五代 齐己 《闭门》诗:“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凡事度其在我者,此心晓然明了,则应之必易,发之必当,不復加思虑而缓急皆中节矣。”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懣。”


国语词典

明了 [míng liǎo]

⒈ 可以清楚望见。引申为了解、清晰。

宋·郭熙〈山水训〉:「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

明白 明了 懂得 了解 了然 清晰 知道


明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了然释义:明白;清楚:一目了然。真相如何,我也不大了然。
    • 2.
      了解释义:⒈知道得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⒉打听;调查:先去了解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去了解一下。
    • 3.
      懂得释义:知道(意义、做法等):懂得规矩。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
    • 4.
      明白释义:⒈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他讲得十分明白。⒉公开的;不含糊的: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⒊聪明;懂道理:他是个明白人,不用多说就知道。⒋知道;了解:明白其中的奥妙。
    • 5.
      清晰释义:清楚:发音清晰。清晰可辨。
    • 6.
      知道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他知道的事情很多。虽然他没明说,我也知道他的意思。
    • 7.
      领会释义: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认真领会文件的精神。 你把他的意思领会错了。

明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含混释义:模糊;不明确:含混不清。言辞含混,令人费解。

明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释义:散文篇名。 载《孟子·公孙丑下》,篇题后人所加。文中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著名论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全文多用排比、层递,雄辩有力,一气呵成。
    • 2.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3.
      不照释义:⒈不明了。⒉方言。要不是。
    • 4.
      中石器时代释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这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明了弓箭。
    • 5.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6.
      了察释义:明了;看清。
    • 7.
      了然不惑释义:很明了,不困惑。从逻辑学的关系上说,了然必然不惑。
    • 8.
      交明释义:交割清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先到祖祠里拜别,然后到 借轩 处交明了修祠的七元二角五分银元,告诉他我即刻就要动身了。”
    • 9.
      例直禁简释义: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10.
      信了释义:信从明了。《魏书·释老志》:“ 哀帝元寿 元年,博士弟子 秦景宪 受 大月氏王 使 伊存 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
    • 11.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12.
      决了释义:佛教语。谓确定明了。
    • 13.
      分了释义:犹明了。 《孔丛子·与从弟书》:“其餘错乱,文字摩灭,不可分了,欲垂待后贤,诚合先君闕疑之义。”《隋书·经籍志二》:“帝命中书监 荀勗、令 和嶠,撰次为十五部,八十七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唯《周易》、《纪年》,最为分了。”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冢中古书》:“观 后晋 太康 中,汲郡 发 魏襄王 冢,大得古书,《周易》上下篇最为分了。”
    • 14.
      四律五论释义:佛教重要经典。 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 弗若多罗 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 佛陀耶舍 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 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 宋 佛陀什 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 宋 伽跋摩 译;三、《善见论》,十八卷,南朝 齐 伽跋陀罗 译;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五、《明了论》,一卷,南朝 陈 真谛 译。
    • 15.
      四辩稿释义:四辩一场辩论赛中,做总结的辩手,其职责是总结全场,使一场比赛在最后的几分钟简洁明了。
    • 16.
      大庆油田释义:位于中国东北 松辽平原上的一个大型石油基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石油工人在大庆开展了石油大会战,依靠自己 的力量,用一年多的时间,基本探明了大庆油田的面积和储量,三年就建成大庆油田,为国家提供了急 需的石油。
    • 17.
      妄行释义:⒈随便行动。《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⒉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管子·度地》:“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⒊胡作非为。《管子·法法》:“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桀 紂 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汉书·杜钦传》:“﹝ 曲阳侯 根 ﹞知 赵昭仪 杀皇子,不輒白奏,反与 赵氏 比周,恣意妄行。”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坏经验教养得聪明了,于是变性,知道在硬化的社会里,不妨妄行。”⒋犹妄加。鲁迅《热风·儿歌的“反
    • 18.
      巫妖释义:巫妖在古英语的意思就是死尸,它说明了巫妖归属是亡灵。
    • 19.
      巴斯德释义: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用实验否定了有机体的自然发生论,证实传染病起源于病原微生物,并发明了好几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法。他的研究成就奠定了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
    • 2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释义:马克思作于1845年初。共十一条。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概述了新的世界观。其核心是实践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明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释义:散文篇名。 载《孟子·公孙丑下》,篇题后人所加。文中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著名论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全文多用排比、层递,雄辩有力,一气呵成。
    • 2.
      一分为二释义: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 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 3.
      不照释义:⒈不明了。⒉方言。要不是。
    • 4.
      中石器时代释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这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明了弓箭。
    • 5.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6.
      了察释义:明了;看清。
    • 7.
      了然不惑释义:很明了,不困惑。从逻辑学的关系上说,了然必然不惑。
    • 8.
      交明释义:交割清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先到祖祠里拜别,然后到 借轩 处交明了修祠的七元二角五分银元,告诉他我即刻就要动身了。”
    • 9.
      例直禁简释义: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10.
      信了释义:信从明了。《魏书·释老志》:“ 哀帝元寿 元年,博士弟子 秦景宪 受 大月氏王 使 伊存 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
    • 11.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12.
      决了释义:佛教语。谓确定明了。
    • 13.
      分了释义:犹明了。 《孔丛子·与从弟书》:“其餘错乱,文字摩灭,不可分了,欲垂待后贤,诚合先君闕疑之义。”《隋书·经籍志二》:“帝命中书监 荀勗、令 和嶠,撰次为十五部,八十七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唯《周易》、《纪年》,最为分了。”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冢中古书》:“观 后晋 太康 中,汲郡 发 魏襄王 冢,大得古书,《周易》上下篇最为分了。”
    • 14.
      四律五论释义:佛教重要经典。 四律:一、《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 弗若多罗 译;二、《四分律》,六十卷,后秦 佛陀耶舍 译;三、《僧祇律》,四十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 等译;四、《五部律》,三十卷,南朝 宋 佛陀什 等译。五论:一、《毘尼母论》,八卷,本名,《毘尼母经》,失译;二、《摩得勒伽论》,十卷,南朝 宋 伽跋摩 译;三、《善见论》,十八卷,南朝 齐 伽跋陀罗 译;四、《萨婆多论》,九卷,失译;五、《明了论》,一卷,南朝 陈 真谛 译。
    • 15.
      四辩稿释义:四辩一场辩论赛中,做总结的辩手,其职责是总结全场,使一场比赛在最后的几分钟简洁明了。
    • 16.
      大庆油田释义:位于中国东北 松辽平原上的一个大型石油基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石油工人在大庆开展了石油大会战,依靠自己 的力量,用一年多的时间,基本探明了大庆油田的面积和储量,三年就建成大庆油田,为国家提供了急 需的石油。
    • 17.
      妄行释义:⒈随便行动。《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⒉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管子·度地》:“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⒊胡作非为。《管子·法法》:“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桀 紂 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汉书·杜钦传》:“﹝ 曲阳侯 根 ﹞知 赵昭仪 杀皇子,不輒白奏,反与 赵氏 比周,恣意妄行。”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坏经验教养得聪明了,于是变性,知道在硬化的社会里,不妨妄行。”⒋犹妄加。鲁迅《热风·儿歌的“反
    • 18.
      巫妖释义:巫妖在古英语的意思就是死尸,它说明了巫妖归属是亡灵。
    • 19.
      巴斯德释义: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先用实验否定了有机体的自然发生论,证实传染病起源于病原微生物,并发明了好几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法。他的研究成就奠定了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
    • 2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释义:马克思作于1845年初。共十一条。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概述了新的世界观。其核心是实践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明了造句

1.这画龙点晴的一笔,有力地表明了主题。

2.写文章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床上安床,使人不得要领。

3.请确保你的发音清晰明了,语调不疾不徐。

4.中部横贯公路的辟建,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5.以直报怨的态度指明了对待恶的恰当方式。

6.在这本书的首章,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明了他的创作旨意。

7.该条开宗明义的说明了美国总统的行政大权。

8.这篇文章开门见山,落笔就点明了主题。

9.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0.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庸赘述。

11.一般来说,年轻时常常自命不凡,进入中年以后,比较老练了,也就会有自知之明了

12.这次院领导换班,他再不“让贤”,就没有自知之明了

13.经过这一番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是黑白分明了

14.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创造发明了

15.老师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6.梦想,犹如灯塔,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7.微微张开双臂,海棠用花开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18.家书是徐徐的春风,远行的我徜徉其中如痴如狂;家书是一剂疗伤良药,轻轻地慰藉着我,抚平我心头的创伤;家书是宁静的港湾,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都有一快净土,让我平和,让我明了自己的方向。

19.有人说,老师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人说,老师是山间最清凉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苗;有人说,老师是茂盛的叶子,用他那强有力的身躯和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骨朵儿。

20.微笑是冬日里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微笑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微笑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明了是什么意思 明了读音 怎么读 明了,拼音是míng liǎo,明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