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旗军 旗军的意思
jūn

旗军

简体旗军
繁体旗軍
拼音qí jūn
注音ㄑㄧˊ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的旗帜和军队的主力部队。

旗军的意思

旗军 [qí jūn]

1. 明朝四卫营的官军。

3. 专司漕运的军队。

旗军 引证解释

⒈ 明 朝四卫营的官军。

明 海瑞 《革募兵疏》:“我祖宗初设旗军,继后復设民壮。”
《明史·兵志一》:“四卫营者…… 弘治 末,勇士万一千七百八十人,旗军三万一百七十人。”

⒉ 专司漕运的军队。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选补旗军,修造船隻。”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船屡倾覆,不惟飘失粮米,往往淹溺旗军。”


旗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永福释义:(1837—1917)清末将领,地方武装黑旗军的领袖。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曾帮助越南抗法。甲午战争时坚守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
    • 2.
      宋景诗释义:(1824-1871)清末黑旗军首领。 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曾参加农民抗粮斗争。捻军入山东时,参加白莲教起义,领黑旗军。后降清,参与攻击捻军和回民军。1863年在山东重举义旗,抗击清军。后被捕遇害。
    • 3.
      旗尉释义:亦作“旂尉”。旗军的尉官。
    • 4.
      旗校释义:旗军的校官。
    • 5.
      旗鼓相望释义:军队行列很长,战旗军鼓前后相接。形容队列绵延不绝,严整有气势。
    • 6.
      柳林释义:⒈柳树林。唐 许浑《泛五云溪》诗:“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宋 晁补之《阎子常携琴入村》诗:“薛老村 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一阵阵的热风吹来的柳林蝉鸣,荷塘蛙曲,都足以增加人们暴燥之感。”⒉古地名。在今 北京市 通县 南。原为 元 代皇帝游畋之地,建有行宫。1358年 毛贵 领导的红巾军进迫 大都,与 刘哈喇不花 率领的 元 军大战于此。⒊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清县 南。清 同治 二年(公元1863年),宋景诗 领导的黑旗军曾在此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
    • 7.
      黑旗军释义:⒈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白莲教起义军五大支即五大旗(黄、红、白、绿、黑)之一。曾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反清活动,后与捻军会合抗击清军。⒉广西天地会起义军余部刘永福1866年组织的武装。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故名。中法战争时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多次获胜。后清政府诱招刘永福,并不断裁减黑旗军人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调到台湾驻防。《马关条约》签订后,黑旗军和台湾各地义军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除刘返回大陆外,其所部黑旗军全部牺牲。

旗军(qi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旗军是什么意思 旗军读音 怎么读 旗军,拼音是qí jūn,旗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旗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