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扑 一扑的意思

一扑

简体一扑
繁体一撲
拼音yī pū
注音ㄧ ㄆ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pū,(1) 轻打,拍。【组词】:扑粉。扑蝇。扑打。(2) 击拂的用具。【组词】:粉扑。(3) 冲。【组词】:扑灭。扑救。(4) 相搏击。【组词】:相扑。扑跌。(5) 跌倒。【组词】:扑地。(6) 伏。【例句】:扑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基本含义

一次扑向目标,形容行动迅猛、果断。

一扑的意思

一扑 [yī pū]

1. 犹一朵,一片。犹一顿。

一扑 引证解释

⒈ 犹一朵,一片。

明 陈大声 《醉花阴·赏灯》套曲:“一扑扑锦云飘坠,一片片彩霞零碎,凤喷烟,麟吐火,满城佳气。”

⒉ 犹一顿。

《何典》第九回:“原来是一个酒鬼,吃了一扑臭酒,连死活都弗得知的了。”


一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扑心释义:见“一扑纳心”。
    • 2.
      扑卖释义:宋 元 民间盛行的一种博戏。 以钱为博具,以字幕定输赢。小贩多用以招揽生意。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 张湘 ﹞梦人持巨螌扑卖,湘 一扑五钱皆黑,一钱旋转不已,竟作字。”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 中瓦 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 3.
      扑手释义:⒈扑击的招数。《水浒传》第二九回:“原来説过的打 蒋门神 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⒉指相扑的好手。《水浒传》第七三回:“今年有个扑手好汉,是 太原府 人氏,姓 任,名 原,身长一丈,自号 擎天柱。”
    • 4.
      扑棱释义:⒈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扑棱一声,飞起一只小鸟。⒉抖动或张开:翅膀一扑棱,飞走了。穗子扑棱开像一把小伞。

一扑(yip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扑是什么意思 一扑读音 怎么读 一扑,拼音是yī pū,一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