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山贼 山贼的意思
shānzéi

山贼

简体山贼
繁体山賊
拼音shān zéi
注音ㄕㄢ ㄗ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zéi,(1) 偷东西的人,盗匪。【组词】:贼人。盗贼。贼赃。贼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组词】: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3) 害,伤害。【组词】: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4) 邪的,不正派的。【组词】:贼心不死。(5) 狡猾。【组词】:贼溜溜。(6) 副词,很。【组词】:贼冷。贼亮。贼横(hèng )。

基本含义

指在山区活动的盗贼,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无法无天的人。

山贼的意思

山贼 [shān zéi]

1. 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

山贼 引证解释

⒈ 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

《后汉书·侯霸传》:“霸 到,即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
《宋书·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尝自 始寧 南山伐木开逕,直至 临海,从者数百人。 临海 太守 王琇 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 灵运,乃安。”
《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后因东南一带反了无数山贼,朝廷勅令都督 顾秘 统领大兵往讨之。”
孙中山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上自帝王,下逮黎庶,乃至山贼海盗,无不羡仰文艺。”


国语词典

山贼 [shān zéi]

⒈ 据山立寨或出入山林的盗贼。

《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诱惊骇,谓为山贼。」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且说东吴各处山贼,尽皆平复。」


山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海船释义:航海的大船。《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詔 青、兖、幽、冀 四州,大作海船。”唐 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诗:“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许地山《海角底孤星》:“下了海船,改乘小舟进去。”
    • 2.
      逖听释义:犹逖闻。常表示恭敬。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率邇者踵武,逖听者风声。”唐 杨谭《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顓頊 有 共工 之阵,以平水害,逖听前古。”《林伯渠日记·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七日》:“我军进攻 赣 境节节胜利,逖听之下,不胜鼓舞。”
    • 3.
      遣虱释义: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 寻阳 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然蟣蝨无所復依。 ’”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蝨”。
    • 4.
      遣蝨释义: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 寻阳 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然蟣蝨无所復依。’”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蝨”。南朝 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剃顶之时,此心特至,心口自谋,併欲剪落,无疑 马援 遣蝨之谈,不辞 应氏 赤壶之讽。”
山贼是什么意思 山贼读音 怎么读 山贼,拼音是shān zéi,山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山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