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布褐 布褐的意思

布褐

简体布褐
繁体
拼音bù hè
注音ㄅㄨˋ ㄏ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组词】:布匹。布帛。布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组词】: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组词】:散布。遍布。星罗棋布。(5) 流传,散播。【组词】:布道。布施。(6) 做出安排。【组词】:布置。布景。布局。(7) 姓。

hè,(1) 粗布或粗布衣服。【组词】:短褐。(2) 黑黄色。【例句】:褐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褐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基本含义

指穿着粗布衣服,形容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布褐的意思

布褐 [bù hè]

1. 粗布衣服。

[ coarse clothes; ]

2. 借指平民。

[ commoners; ]

布褐 引证解释

⒈ 粗布短衣。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斵,茅屋不翦,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鉏,埏埴为器。”
宋 苏洵 《上余青州书》:“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
清 唐甄 《潜书·尚治》:“縠帛,衣之贵者也;布褐,衣之贱者也。”

⒉ 借指平民。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秀水 朱竹垞 曾於 吴江 吴扶九 所得《復社姓名録》。以其后事徵之,死於布褐而无闻焉者十之三。”


国语词典

布褐 [bù hè]

⒈ 粗布衣。

《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苏云卿传》:「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⒉ 比喻低贱的人。

唐·王维〈献始兴公〉诗:「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布褐(bu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布褐是什么意思 布褐读音 怎么读 布褐,拼音是bù hè,布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布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