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涉险 涉险的意思
shèxiǎn

涉险

简体涉险
繁体涉險
拼音shè xiǎn
注音ㄕㄜˋ ㄒ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è,(1) 步行过水。【组词】:涉渡。涉江。跋涉。(2) 到,经历。【例句】:涉世(经历世事)。涉历。涉险。涉足。(3) 牵连,关连。【组词】:涉及。涉嫌。涉外(涉及与外国关系的)。交涉。牵涉。涉猎。(4) 动,着(zhuó)。【组词】:涉笔。

xiǎn,(1) 可能遭受的灾难。【组词】:危险。风险。冒险。探险。保险。铤而走险。(2) 可能发生灾难的。【组词】:险象。险情。险境。险峰。险恶。(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组词】:险隘。险厄。险固。天险。(4) 存心狠毒。【组词】:险毒。阴险。(5) 几乎,差一点。【组词】:险胜。险些。

基本含义

涉险指冒险行事或涉及危险的境地。

涉险的意思

涉险 [shè xiǎn]

1. 冒险。

下次不可再来涉险。

[risk; go through dangers;]

涉险 引证解释

⒈ 进入险要境地。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是时, 唐 军涉险,以餉道为艰,自 潼关 以西,民苦转馈,每费一石不能致一斗。”

⒉ 冒险。

《续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小的有一策,未免涉险。”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谓前倡独立各军,现皆潜逃,事属万难,不可涉险。”
京剧《乌龙院》第四场:“宋江 :贤弟, 郓城县 耳目甚多,下次不可再来涉险。”


国语词典

涉险 [shè xiǎn]

⒈ 步入险境,冒险。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


涉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极必治释义:luan ji bi zhi,必须整治一番,才能涉险济难。
    • 2.
      休粮释义:⒈亦作“休粮”。谓停食谷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朮饵,令人肥健,可以负重涉险,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为米脯也。”唐 贾岛《山中道士》诗:“头髮梳千下,休粮带瘦容。”清 吴伟业《海市》诗之二:“仙家囷为休粮闭,河伯 宫因娶妇开。”⒉见“休粮”。
    • 3.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释义:身份尊贵,不轻易涉险。
    • 4.
      梯山释义:攀登高山。 亦泛指远涉险阻。
    • 5.
      梯山架壑释义: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 6.
      梯山栈谷释义:指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 7.
      洋海释义:海洋。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南蛮》:“西至 崑崙,东至洋海。”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远知 曰:‘君涉险何至於此。’告 台 人:此洋海之东十万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到了次日,已经出了洋海,喜得风平浪静,大家都还不晕船。”
    • 8.
      涉险释义:经历危险;冒着危险:涉险过关。涉险救助落水儿童。
    • 9.
      涉险过关释义:拿下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相当于“险胜”。但“涉险过关”一般是指领先的一方此前优势较大,但在关键时刻却遭遇对手负隅顽抗,己方仍最终取胜,这就叫“涉险过关”。意思是拿下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相当于“险胜”。
    • 10.
      谗慝释义:⒈邪恶奸佞。《左传·成公七年》:“尔以谗慝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⒉指邪恶奸佞之人。《管子·五辅》:“五经既布,然后逐姦民,詰诈伪,屏谗慝,而毋听淫辞,毋作淫巧。”《后汉书·公孙瓒传》:“信用谗慝,济其无道。绍 罪七也。”《明史·刘元珍传》:“意者天厌其奸,以警悟陛下,俾早除谗慝乎。”⒊进谗陷害。《金陀粹编》卷二八引 宋 岳珂《为大父先臣飞准告追封鄂王称谢事谢宰执启》:“乃如大父之
    • 11.
      鹿卢跷释义: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 12.
      鹿卢蹻释义: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涉险(shex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涉险是什么意思 涉险读音 怎么读 涉险,拼音是shè xiǎn,涉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涉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