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 [bīng yíng]
1. 军营;军队居住的营房。
英[military camp; barracks;]
兵营 引证解释
⒈ 军队居住的营房。
国语词典
兵营 [bīng yíng]
⒈ 军队驻扎的地方。
兵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军营释义:兵营。
- 2.
虎帐释义:古指将军的营帐。
兵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和释义:⒈兵营左右门。 ⒉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⒊友好的两方。
- 2.
中程释义:⒈亦作“中呈”。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⒉亦作“中呈”。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⒊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清 魏源《<定盦文录>序》:“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
- 3.
云垒释义:⒈汉 代官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 四市四长丞皆属焉。”⒉指兵营。宋 苏轼《送沉逵赴广南》诗:“君随幕府战 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北史·傅冰传》:‘好以斫营为事。’”
- 4.
傍牌释义:⒈盾牌。⒉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⒊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
- 5.
兵房释义:⒈明清时州县官府的部门之一,掌兵事。⒉犹兵营。
- 6.
军营释义:兵营。
- 7.
土营释义:太平军 的工兵营,专事掘地道攻城。建于1852年,由挖煤工人组成。清 涤浮道人《金陵杂记》:“土营用挖煤人仿鰲法,专以穴地攻城为事,恐官军知而为备,击金鼓以乱其声。”
- 8.
寒营释义:寒冬的兵营。
- 9.
开营释义:布列兵营。
- 10.
微召兵释义:红色警戒3苏联初级单位,由兵营训练,与维和步兵,帝国武士同属一个等级。
- 11.
插旗拔寨释义:攻破对方城池和攻下士兵营寨!“拔”就是攻下,取下的意思。
- 12.
摸营释义:暗中袭击敌人的兵营。
- 13.
旗营释义:亦作“旂营”。 清 代八旗兵营。
- 14.
本营释义:战时军队统帅所在的兵营。
- 15.
火炮机车释义:一种造价低廉、能够有效为步兵部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的战斗单位,它在苏联兵营当中组装,视战斗需要可以在移动攻击和固定攻击两种模式中切换。
- 16.
炸营释义:兵营发生骚乱,比喻人群骚动,乱成一团。
- 17.
营盘释义:兵营的旧称。
- 18.
街面上释义:⒈市面。老舍《茶馆》第一幕:“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⒉附近街巷。老舍《骆驼祥子》十一:“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
- 19.
转营释义:⒈转移军营。 ⒉明代责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个兵营去受凌辱,称“转营”。
- 20.
铃架释义:唐 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朱全忠 穿蚰蜒壕围 凤翔,设犬铺、铃架以絶内外。”胡三省 注:“铃架者,绕营设架,掛铃其上,敌来触之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