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品式 品式的意思
pǐnshì

品式

简体品式
繁体
拼音pǐn shì
注音ㄆ一ㄣ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shì,(1) 物体外形的样子。【组词】:式样。样式。(2) 特定的规格。【组词】:格式。程式。(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组词】:开幕式。阅兵式。(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组词】:分子式。算式。公式。(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组词】:叙述式。命令式。

基本含义

指人的姿态、举止、风度、品德等方面的表现。

品式的意思

品式 [pǐn shì]

1. 标准;法式。

品式 引证解释

⒈ 标准;法式。

《汉书·宣帝纪赞》:“枢机周密,品式备具。”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朱文瑞 相国,自奉甚约。抚 浙 时,飭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


品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物释义:⒈违禁的事物。《周礼·地官·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贾公彦 疏:“案《大司徒》,民当同衣服,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此皆违禁之物,故搏之也。”后用以谓不如常法,不合法度。《北齐书·幼主纪论》:“过庭所闻,莫非不轨不物。”明 陶宗仪《辍耕录·宣文阁》:“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而声色狗马,不轨不物者,无因而至前矣。”⒉谓不分物我。《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郭象 注:“各得其宜,则物皆我也。”
    • 2.
      丛伙释义:谓繁多。《新唐书·萧倣传》:“南方珍贿丛伙,不以入门。家人病,取槁梅於厨以和剂,倣 知,趣市还之。”宋 宋祁《冯侍讲行状》:“臺阁文书,故新品式,丛伙纷庞。”
    • 3.
      明密释义:⒈明快而又严密。《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 之兴会标举,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⒉详尽周密。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
    • 4.
      燮调释义:⒈协和,调理。唐 黄滔《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为諫议,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润色之功,后养燮调之业。”宋 王禹偁《和杨遂贺雨》:“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宋 周密《齐东野语·以赋罢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岂无所主?儻燮调得人,则斯可有节。”明 张居正《谢免自陈疏》:“上不能燮调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举宏纲,率群僚而修品式。”⒉指宰相的政务。《旧唐书·崔昭纬传》:“擢於侍从之司,委以燮调之任。”明 李东阳《丙吉问牛》诗:“燮调知是三公职,只许当年 曲逆侯。”

品式(pi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品式是什么意思 品式读音 怎么读 品式,拼音是pǐn shì,品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品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