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银带 银带的意思
yíndài

银带

简体银带
繁体銀帶
拼音yín dài
注音ㄧㄣˊ ㄉ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n,(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组词】:银子。银杯。银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组词】: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 )。银票。(3) 像银的颜色。【组词】: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垠”,边。(5) 姓。

dài,(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组词】: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组词】:带钢。带鱼。声带。(3) 车轮胎。【组词】:车带。外带。(4) 区域。【组词】:地带。温带。(5) 佩戴,披挂。【组词】:带孝。带剑。(6) 随身拿着。【组词】:携带。带挈。带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组词】: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8) 含有,呈现。【组词】:带电。带伤。(9) 率领,引导。【组词】: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组词】:白带。

基本含义

形容月光洒在江河上,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银带的意思

银带 [yín dài]

1. 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

银带 引证解释

⒈ 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

南朝 梁元帝 《和弹筝人》之一:“旧柱未移处,银带手轻持。”
《宋史·舆服志五》:“虽升朝着緑者,公服上不得繫银带。”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


银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宣头释义:晚 唐 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 至 五代 后唐 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 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 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己卯,降空名宣头、札子各一百道,锦袄子、金银带各二百,下 狄青 以备赏军功。”《金史·百官志四》:“故国初与空名宣头付军帅,以为功赏。”
    • 2.
      有口释义:敢言善辩。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孝惠帝 时,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畏大臣有口者。”《汉书·陆贾传》引此文,颜师古 注曰:“有口,谓辩士。”《南史·萧脩传》:“脩 中直兵参军 陈晷 甚勇有口,求为覘候,见获,以辞烈被害。”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书,偶不在室,淮 戴其纱帽,束其带,正在室中摇摆作势,殷 猝至,淮 不知带插横解法,殷 不懌。淮 曰:‘师父还繫玉带哩,此银带何足贵?’殷 笑而释之。”
    • 3.
      朝带释义:⒈朝服所系的腰带。有金带、玉带、银带、鍮石带、铜铁带,各有等差。⒉指宗室。
    • 4.
      朱衣郎释义:指年轻的官员。 清 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释褐尊师自古礼,祭酒端坐临华堂。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是时老槐增气色,緑阴偏护朱衣郎。”
    • 5.
      束帛释义: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戔戔。”《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汉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晋 葛洪《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唐 元稹《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 6.
      称旨释义:符合上意。 《汉书·孔光传》:“奉使称旨,由是知名。”《陈书·赵知礼传》:“知礼 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某年,詔宣 青浦 沉文恪公 荃 入内廷赋诗,称旨,赏貂裘一袭。沉 绘‘殿廷槖笔’、‘閤门赐貂’二图,以纪荣遇。”
    • 7.
      绣毬释义:⒈花名。 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毬》。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毬郁李,点缀风光。”⒉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宋史·乐志十七》:“三曰抛毬乐队,衣四色绣罗宽衫,繫银带,奉绣毬。”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余少从 李慎言 希古 学,自言昔梦中至
    • 8.
      袭衣释义:⒈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⒉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⒊成套衣服。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詔尚书左司郎

银带(yind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银带是什么意思 银带读音 怎么读 银带,拼音是yín dài,银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银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