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临难不苟 临难不苟的意思
línnángǒu

临难不苟

简体临难不苟
繁体臨難不苟
拼音lín nán bù gǒu
注音ㄌㄧㄣˊ ㄋㄢˊ ㄅㄨˋ ㄍㄡ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组词】: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组词】:光临。莅临。亲临。(3) 遭遇,碰到。【组词】:临时。面临。(4) 挨着,靠近。【组词】: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组词】:临摹。临帖。临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组词】:临朝。临政。(7) 姓。

nán nàn nuó,(1) 古同“傩”。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gǒu,(1) 姑且,暂且。【组词】:苟安。苟延残喘。苟且。(2) 马虎,随便。【组词】:苟得。苟合。不敢苟同。(3) 如果,假使。【组词】: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4) 姓。

基本含义

在困难面前不马虎,不苟且,不敷衍了事。

临难不苟的意思

临难不苟 [lín nán bù gǒu]

1. 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语本《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临难不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临危不苟”。

语本《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旧唐书·忠义传序》:“有若 仲由 之结缨, 鉏麑 之触树, 纪信 之蹈火, 豫让 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至於贼纵所及,直省驻防各营临难不苟,忠节如林。”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临难不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节释义:⒈指有关国家、民族存亡安危的大事。⒉指临难不苟且的节操:大节凛然。大节不辱。
    • 2.
      大节不可夺释义: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3.
      大节不夺释义: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4.
      太史简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 崔杼 弑其君 庄公,“太史书曰:‘崔杼 弑其君。 ’崔子 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 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太史简”为史官临难不苟,敢于秉笔直书的典实。宋 文天祥《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临难不苟是什么意思 临难不苟读音 怎么读 临难不苟,拼音是lín nán bù gǒu,临难不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临难不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