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募 [gù mù]
1. 出钱招募。
雇募 引证解释
⒈ 出钱招募。
引《宋史·食货志上五》:“於是役人悉用见数为额,惟衙前用坊场、河渡钱雇募,不足,方许揭簿定差。”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第二节:“又据 徐广缙 说:城厢社学‘居民则以工人,铺户则以伙伴,均择其强壮可靠者充补。挨户注册,不得在外雇募’。”
出钱招募。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厚貲商人出本交给厂头僱募。”
雇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坊场释义:官设专卖的市场。《宋史·食货志上五》:“今天下坊场,官收而官卖之,岁计緡钱无虑数百万,自可足衙前雇募支酬之直。”宋 陆游《村居书喜》诗:“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 2.
手分释义:宋 时州县雇募的一种差役。
- 3.
耆长释义:亦称“耆户长”。古代差役名,职司逐捕盗贼。《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庚子,詔诸州併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胡三省 注:“耆,老也,每团以老者三人为之长。”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绍圣 元年,耆户长、壮丁復雇募法,不许以保正长、保丁充代。”《宋史·食货志上五》:“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耆长、弓手、壮丁以逐捕盗贼,今弓兵捕盗之类。”
- 4.
隐庇释义:隐藏庇护。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行此法,今后空闲三年人户,官吏隐庇不差,却行雇募,无由点检。”《元典章·户部十二·户役》:“如此则富户不能隐庇,侥倖苟免,小户不致动摇。”吴晗《灯下集·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不但秀才自己免了役,免了赋,甚至包揽隐庇,借此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