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俛仰 俛仰的意思
yǎng

俛仰

简体俛仰
繁体
拼音fǔ yǎng
注音ㄈㄨˇ 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ǔ,(1) 同“俯”。屈身;低头。(1) 通“勉”。努力;勤勉。

yǎng áng,(1) 脸向上,与“俯”相对。【组词】:仰首。仰望。(2) 敬慕。【组词】:久仰。敬仰。(3) 依赖。【组词】: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组词】:仰即尊照。(5) 服下,指服毒。【例句】: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6) 姓。 ◎ 古同“昂”,情绪高。

俛仰的意思

俛仰 [fǔ yǎng]

1. 亦作“俛卬”。

2. 低头抬头。

3. 指身体的屈伸。

4. 升降。

5. 形容时间短暂。

6. 俯视和仰望。

8. 应付;周旋。

俛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俛卬”。 低头抬头。

《墨子·节用中》:“俛仰周游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鸿》:“见其伸颈俛仰,吐出黄金半鋌。”

⒉ 指身体的屈伸。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⒊ 升降。

《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俛仰犹升降。”

⒋ 形容时间短暂。

《庄子·在宥》:“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
《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
宋 苏轼 《徐州贺河平表》:“未有收狂澜於既溃,復故道於将堙,俛仰而成,神速若此。”

⒌ 俯视和仰望。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俛仰今昔,览时事之变化,人生之难久长如是,是不可不举觴而为之贺也。”

⒍ 应付;周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言敢近舍明公远希 嵇 阮”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伯仁 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秦观 《陈偕传》:“嘻,今老矣,顾家贫无以给衣食之奉,聊復俛仰於其间,至於得失精粗,不復经意也。”
《明史·高穀胡濙王直传赞》:“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俛仰,故能身负硕望。”


国语词典

俛仰 [fǔ yǎng]

⒈ 低头和仰头。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李斯西上书,俛仰生荣华。」
《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二》:「俛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⒉ 表示时间短促。

《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四》:「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俛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品释义:⒈礼制;品级。 《汉书·梅福传》:“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制作仪品。”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⒉威仪与品节。唐 司空图《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 2.
      俛卬释义:见“俛仰”。
    • 3.
      大耋释义:古八十岁曰耋。一说指七十岁。故以“大耋”指老年人,或指高龄。《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耊之嗟,凶。”唐 孟郊《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宋 陆游《书志》诗:“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清 姚鼐《汇香七叔父八十寿序》:“大耋之年,於里中时会亲族,康强娱乐,不知世有缺陷之事。”
    • 4.
      委佩释义:⒈见“委佩”。 ⒉亦作“委珮”。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郑玄注:“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於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委於地。”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乃遽衣促盥,竭虑涤想。委佩低簪,持簿叩顙而言。”佩,一本作“珮”。⒊指下垂的佩玉。
    • 5.
      并骛释义:并驰。 《文选·班固<西都赋>》:“抚鸿罿,御繒缴,方舟并騖,俛仰极乐。”吕延济 注:“言持网缴射,并舟而騖。”《文选·韦昭<博弈论>》:“百行兼苞,文武并騖;博选良才,旌简髦俊。”张铣 注:“騖,驰也。”
    • 6.
      文字缘释义:以文章交往而结成的因缘。宋 吕本中《九日晨起》诗:“了了江山梦,区区文字缘。”清 黄景仁《冬夜观耶律文正公像》诗:“昔时展墓今展画,为结一重文字缘。”清 冯桂芬《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亦省作“文缘”。清 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此地结文缘,俛仰熟眉嫵。”
    • 7.
      极乐释义:⒈尽情娱乐。汉 枚乘《梁王兔园赋》:“游观西园,从容安步。鬭鷄走兔,俯仰钓射。煎熬炰炙,极乐到暮。”晋 成公绥《啸赋》:“揔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⒉非常快乐。汉 班固《西都赋》:“方舟并騖,俛仰极乐。”明 袁宏道《致王瀛桥》:“病是苦事;以病去官,是极乐事。”冰心《寄小读者》十二:“我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极乐的。”⒊指极乐世界。唐 李绅《题法华寺》诗:“极乐知无碍,分明应有缘,还将意功德,留偈法王前。”明 袁宏道《西方合论·第一刹土门》:“次同居浄土者,如极乐中有众生,妙喜国 中有 铁
    • 8.
      没没释义:⒈犹昧昧,糊涂。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 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杨伯峻 注:“没没犹言昧昧,不明白,糊涂。”一说,贪。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没没”:“没没,贪也。”⒉谓无声无息;无所作为。唐 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自 元均 至 宣力,皆没没无显仕者。”宋 曾巩《降龙》诗:“生前赫赫浪自重,身后没没寧非愚。”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坟壠萧然,没没於蓬藜榛棘之间,狐兎杂居,殆不忍视。”明 归有光《史论序》:“俛仰二十餘载,濩落无成,恐遂没没,有负先生之教。”清
    • 9.
      鉴曲释义:亦作“鉴曲”。指 鉴湖。在 浙江 绍兴。语本《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詔赐 镜湖 剡川 一曲。”宋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鉴曲 寒沙,茂陵 烟草,俛仰千古悠悠。”一本作“鑑曲”。
    • 10.
      风日释义:⒈风与日。 谓风吹日晒。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⒉指天气;气候。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清 卓尔堪《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⒊犹风光。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仙人枕》:“元 陈孚 诗:‘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清 姚鼐《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风光”。
    • 11.
      飒然释义:⒈形容风雨声。 唐 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颯然。”清 龚自珍《水调歌头·辛未六月二日风雨竟昼检视败簏中严江宋先生遗墨满眼凄然赋此解》词:“风雨颯然至,竟日作清寒。”⒉迅疾、倏忽貌。唐 杜甫《牵牛织女》诗:“颯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宋 洪迈《夷坚丁志·郭签判女》:“夜漏方上,女已颯然出。”《西湖佳话·断桥情迹》:“文世高 正在详审之际,傍边判官高声一喝,颯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⒊萧索冷落貌。《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城府颯然,庶僚如霣。”吕向 注:“颯然,谓空而无人也

俛仰(mian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俛仰是什么意思 俛仰读音 怎么读 俛仰,拼音是fǔ yǎng,俛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俛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