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赴举 赴举的意思

赴举

简体赴举
繁体赴舉
拼音fù jǔ
注音ㄈㄨˋ ㄐ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往,去。【组词】: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2)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组词】: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nàn )。赴义。(3) 古同“讣”,讣告。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基本含义

前往参加举荐、选拔的考试或评选。

赴举的意思

赴举 [fù jǔ]

1. 犹应举。唐宋时指乡贡入京参加礼部试。明清时指赴省城参加乡试。

赴举 引证解释

⒈ 犹应举。 唐 宋 时指乡贡入京参加礼部试。 明 清 时指赴省城参加乡试。

唐 赵璘 《因话录·羽》:“太和 元年秋,移举 洛中,时 韦景方 居守,尚书族弟也。赴举过 陕。”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八出:“争如投上国,赴举夺魁名。”
《西游记》第九回:“但去赴举,路上须要小心。得了官,早早回来。”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作诗赴举时,写诗落解后。”


赴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九相公释义:唐 郑畋 的绰号。 宋 曾慥《类说》卷十二引《纪异记》:“郑畋 年十九赴举,凡十九年登第,又十九年入相,时号三九相公。”
    • 2.
      中场释义:⒈旧时乡试共分三场,第二场又称中场。明 张宁《方洲杂言》:“正统 丁卯,予年二十二,初赴举,中场之日,老父於中庭得桂一枝。”⒉足球场中线两侧附近的地区,为前卫所在位置。《花城》1981年第2期:“他力据中场,从容御敌。”
    • 3.
      丽龟释义:⒈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於前,射麋丽龟。”杜预 注:“丽,著也;龟,背之隆高当心。”杨伯峻 注:“古之田猎者,其箭先着背以达于腋为善射。”唐 段成式 郑符 等《游长安诸寺联句·三阶院》:“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唐 黄滔《谢试官启》:“徒以献豕辞 辽,賫花躬魏,税驾而旋同饮鳖,操弧而果异丽龟。”前蜀 贯休《送黄宾于赴举》诗:“□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⒉比喻科举时中试得官。
    • 4.
      举察释义:⒈检举,查察。汉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北齐书·司马子如传》:“乾明 初,领御史中丞,正色举察,为朝廷所许。”《元史·世祖纪十二》:“詔行大司农司、各道劝农营田司,巡行劝课,举察勤惰。”⒉指选拔甄录人材。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后汉 尚书令 左雄,欲限四十已上方可举察。胡广 駮之,茂才异行者不拘年限……自 吴、魏、晋,皆以郡举孝廉、察秀才,故州郡长史别驾皆赴举察。”
    • 5.
      乘隙擣虚释义:趁空子,攻虚弱。金 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恐乘隙擣虚,瑕者毕坚,而胜负之势未可料也。”
    • 6.
      亘绝释义:绵延阻绝。 唐 白居易《新乐府·城盐州》:“韩公 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 汉 兵,东西亘絶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引:“嚮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鑣,亘絶九衢,若屏风然。”
    • 7.
      修心释义:修养心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唐 崔涂《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 8.
      劘切释义:⒈切蹉。 唐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序:“居五六日,復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效古君子交友之义,务为箴规劘切。”清 戴名世《李潮进稿序》:“陈君 曾起,秦君 龙光,两人皆 毘陵 之秀也,李君 相与往復劘切。”⒉直谏;切责。宋 刘攽《殿中侍御史丰稷可右司谏制》:“为其得劘切人主,纪纲国体也。”宋 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方微时,已数劘切上官,无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翰林侍读学士 叶清臣 在 永兴,条对甲寅詔书所问,其言多劘切权贵。”
    • 9.
      十朋释义:⒈谓许多朋友。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序:“响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鑣,亘絶九衢,若屏风然;今来落落如曙星之相望……然而尚书右丞 卫大受、兵部侍郎 武庭硕 二君者,当时伟人,咸万夫之望,足以订十朋之多也。”⒉见“十朋之龟”。
    • 10.
      孔圣释义:⒈非常圣明、英明。《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 向。”朱熹 集传:“孔,甚也;圣,通明也。”⒉对 孔子 的尊称。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三二:“孔圣 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唐 皇甫冉《送孔党赴举》诗:“家承 孔圣 后,身有 鲁 儒名。”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孔圣 铸 颜 事,垂之千载餘。”亦称“孔圣人”。浩然《石山柏》:“千百年留下来的穷山沟嘛,不是一天两早晨能变富的;亘古没有人拜过 孔圣人,乍开始搞文化事业,哪能没有困难呢?”⒊指孔子的学说、思想。唐 张说《孔子堂
    • 11.
      孙山释义: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 人 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託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 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
    • 12.
      弃繻年释义:汉 终军 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入 关 弃繻。 后因以“弃繻年”指少年有为之时。唐 耿湋《送郭秀才赴举》诗:“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新经梦笔夜,纔比弃繻年。”参见“弃繻”。
    • 13.
      斗升释义:⒈斗与升。喻少量、微薄。《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宋 苏轼《上梅直讲书》:“其后益壮……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⒉借指少量的粮食。宋 郭彖《睽车志》卷五:“不数年,财产荡尽,无以为计,乃伐墓木以易斗升。”清 方文《春日斋居杂咏》之一:“近水借衡宇,远村遗斗升。”清 曹寅《砚山歌》:“此山云自樵夫得,褐裹入市易斗升。”⒊指微薄的俸禄。宋 陆游《和陈鲁山诗》之二:“哀哉斗升故,諂忘两凭架。”
    • 14.
      春田释义:⒈春季的田猎。《礼记·曲礼下》:“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羣,士不取麛卵。”《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汉 郑玄 注:“春田为蒐。”南朝 梁 庾肩吾《为武陵王拜仪同章》:“都尉春田,犹居塞外;单于冬猎,不入 渔阳。”⒉春季的田地。《宋书·周朗传》:“春田三顷,秋园五畦。”唐 王维《辋川别业》诗:“不到 东山 向一年,归来纔及种春田。”唐 皎然《送张孝廉赴举》诗:“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 15.
      村潭释义:村边潭水。唐 方干《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诗:“书迴册市砧应絶,棹出村潭菊未衰。”
    • 16.
      横滥释义:水不按原道而泛滥。宋 孔武仲《与廖开府自淮南同行赴举相别五年复遇于蕲水县为诗赠之》:“篮舆復指天涯去,长川横滥声浩浩。”
    • 17.
      火后释义:⒈指寒食节禁火之后。 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不如摇落树,重有明年春,火后见琮璜,霜餘识松筠。”宋 陆游《天彭牡丹谱·风俗记》:“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⒉火烧之后。唐 李咸用《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崑山 火后玉灰飞。”
    • 18.
      肃机释义:官名。 唐 代称尚书左右丞。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火后见琮璜,霜餘识松筠;肃机乃独秀,武部亦絶伦。”《旧唐书·职官志一》:“龙朔 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改尚书省为中臺,僕射为匡政,左右丞为肃机。”《新唐书·杨纂传》:“纂 从子 昉,武后 时为肃机。”
    • 19.
      芳桂释义:⒈香桂。南朝 梁简文帝《招真馆碑》:“柱削芳桂,岂俟 开阳 木飞;材选海檀,无劳 豫章 神拔。”唐 卢照邻《五悲文·悲才难》:“巖有芳桂,隰有棠棣。枝巃嵸兮相樛,叶翩翩兮相翳。”⒉比喻科第功名。唐 顾况《送韦秀才赴举》诗:“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唐 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 20.
      薜萝子释义:指隐居山林的人。唐 孟郊《山中送从叔简赴举》诗:“於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赴举(fu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赴举是什么意思 赴举读音 怎么读 赴举,拼音是fù jǔ,赴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赴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