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liǔ gōng quán]
1. 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工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法骨力劲健,结构紧凑。有碑刻《玄秘塔碑》等存世。
柳公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归事释义:犹言不致仕,不辞官。《新唐书·柳公权传》:“大中 十三年,天子元会,公权 稍耄忘,先羣臣称贺,占奏忽谬,御史劾之,夺一季俸,议者恨其不归事。”
- 2.
侍读学士释义:⒈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 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 戴震《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⒉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3.
元和脚释义:唐 刘禹锡 戏称 柳宗元 的书法。后亦指 柳公权 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 4.
愉愉释义:⒈和顺貌;和悦貌。《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孙希旦 集解:“‘愉愉乎其忠’者,言其和顺之发於诚也。”《论语·乡党》:“私覿,愉愉如也。”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愉愉,颜色和。”唐 韩愈《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宋 司马光《答周同年书》:“今陛下慈爱宽仁,与羣臣言,愉愉和颜色,如接宾友。”清 戴名世《抚盗论》:“而一二腐儒懦夫亲见其祸如此其大,而以招抚为名,呴呴愉愉奉之。”⒉心情舒畅。汉 张衡《东京赋》:“我有嘉宾,其乐愉愉。”唐 柳公权《小说旧闻记·王铎》:“﹝
- 5.
改容释义:⒈改变仪容;动容。《庄子·德充符》:“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掺檛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 政僻,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諫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朽布衣受封时,已甘与儿辈闔门其毙,年兄亦为改容。”⒉犹改扮。清 顾炎武《剪发》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贾。”
- 6.
柳体释义:唐代柳公权所写的一种书法体式。 笔画劲拔,结构紧凑,骨力遒健,尤以楷书知名。流传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 7.
柳骨释义:指柳公权书法特点。
- 8.
柳骨颜筋释义: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 9.
武侯祠释义: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 杜甫《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屡入 武侯祠。”清 钮琇《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武侯祠,千古精灵想在兹。’”巴金《憩园》三十:“我的车子到了 武侯祠,老姚 夫妇站在大门口等我。”
- 10.
玄秘塔碑释义:唐 碑。唐 武宗 会昌 元年 大达法师 建 玄祕塔 立碑。裴休 撰碑文,柳公权 正书。字体遒劲谨严,为 柳 书代表作。此碑本在 长乐 之南,后移 西安 府学,现存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 11.
瓜李之嫌释义:比喻处在嫌疑的境地。《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瓜李:瓜田李下。
- 12.
神工释义:⒈神奇的造诣;非凡的才能。 南朝 梁 沉约《到著作省谢表》:“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启草云:‘艺奋神工,时推妙翰。’”《诗刊》1977年第9期:“披荆斩棘下 平 瀏,前敌运筹费神工。”⒉指能工巧匠。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聚天下异木神工,得 崿谷 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盘错,以此一树,而臺用足焉。”宋 苏轼《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傅尃《瘗鹤铭》诗:“胜事流传好事多,俗工刓凿神工泣。”⒊犹神人。叶剑英《过
- 13.
绵惫释义:亦作“緜惫”。软弱疲乏貌。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下:“太子少师 柳公权 年亦八十矣,復为百官首,含元 殿廷夐远,自乐悬南步至殿下,力已緜惫。”
- 14.
诚悬笔谏释义:指 唐 柳公权 以书法进谏 唐穆宗 事。
- 15.
跋烛之咨释义:《旧唐书·柳公权传》:“每 浴堂 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以“跋烛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询。
- 16.
顔柳释义: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柳公权 的并称。宋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至 唐 颜 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清 吴嘉纪《赠汪秋涧》诗:“欧 虞 及 颜 柳,生气盈丈尺。”
- 17.
颜柳释义: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柳公权 的并称。
- 18.
颜真卿释义:(708—784)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创“颜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 19.
颜筋柳骨释义: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