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征镇 征镇的意思
zhēngzhèn

征镇

简体征镇
繁体征鎮
拼音zhēng zhèn
注音ㄓㄥ ㄓ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zhèn,(1) 压。【例句】: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例句】: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3) 安定。【组词】:镇静。镇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组词】:边防重镇。(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组词】:城镇。村镇。(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组词】:冰镇。(8) 整个一段时间。【例句】:镇日(整天)。(9) 时常。【例句】:十年镇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

基本含义

指派军队出征,征服敌镇。

征镇的意思

征镇 [zhēng zhèn]

1. 魏晋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

3. 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征镇 引证解释

⒈ 魏 晋 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羣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后因以称地方长官。 《晋书·怀帝纪》:“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时莫有至者。”

⒉ 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新唐书·狄仁杰传》:“今边垂未寧,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
宋 陆游 《桃园忆故人》词之五:“泪尽 两河 征镇,日望中兴运。”


征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蜀释义:指古时 蜀 地。 即今 四川省。《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大宝 元年六月辛酉,纪 乃移告诸州征镇,遣世子 圆照 领二 蜀 精兵三万,受 湘东王 绎 节度。”唐 项斯《闻蝉》诗:“一棹三 湘 浪,单车二 蜀 尘。”宋 董逌《广川书跋·成都兰亭》:“宝月 刻《兰亭序》,东坡居士 为讚于后,盖 子由 得于 中山 旧石,故今所摹,独传二 蜀,中州人或未知也。”
    • 2.
      宾寮释义:幕僚。 唐 白居易《韦审规可西川节度副使御使中丞制》:“其於张大光荣,与四方征镇之宾寮不侔矣。”宋 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 宽宏大度,不妄喜怒,事无大小,既与宾寮商议,至夜,必召 刘某 审之。”王闿运《珍珠泉铭》:“侍郎 文煜,以 咸丰 九年秋,奉皇帝詔,巡抚 山东。明年上元,觴宾寮於公府。”
    • 3.
      征镇释义:⒈魏晋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⒉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 4.
      扞城释义:⒈保护;保卫。《左传·成公十二年》:“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孔颖达 疏:“言燕享结好,与邻国通和,甲兵不兴,人得安息,所以蔽扞其民若如城然,故云所以扞城其民也。”《宋书·谢晦传》:“道济 职惟上将,扞城是司。”⒉保卫疆土的将帅。《晋书·明帝纪》:“诸方岳征镇,刺史将守,皆朕扞城,推轂于外,虽事有内外,其致一也。”宋 王安石《次韵公辟正议书公对语申之以祝助发一笑》:“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扞城。”

征镇(zhengz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征镇是什么意思 征镇读音 怎么读 征镇,拼音是zhēng zhèn,征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征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