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陵 二陵的意思
èrlíng

二陵

简体二陵
繁体
拼音èr líng
注音ㄦˋ ㄌ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基本含义

指被人忘记或冷落的地方或人物。

二陵的意思

二陵 [èr líng]

1. 即二崤。

二陵 引证解释

⒈ 即二 崤。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 之所辟风雨也。”
杨伯峻 注:“二陵者, 东崤山 与 西崤山 也。”
唐 刘长卿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诗:“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国语词典

二陵 [èr líng]

⒈ 南陵、北陵的合称。南陵为夏后皋之墓,北陵为文王避风雨之处,两者俱在河南崤山。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二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陵释义:即二 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之所辟风雨也。”杨伯峻 注:“二陵者,东崤山 与 西崤山 也。”唐 刘长卿《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诗:“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
    • 2.
      北陵释义:⒈泛指在北的山或丘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 有二陵焉……其北陵,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四:“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唐 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南山羃羃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⒉特指 茂陵。北周 庾信《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生墓志铭》:“东都马鸣,不无见日之叹;北陵车过,终忆平生之言。”倪璠 注:“茂陵 在 长安 之北,故曰北陵。”
    • 3.
      南陵释义:⒈南边的陵墓。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⒉专指 汉 代 薄姬 之陵。《三辅黄图·陵墓》:“文帝 母 薄姬 南陵 在 霸陵 南,故曰 南陵。”⒊指 南陵戍。晋 置,故城在今 安徽省 繁昌县 西北。南朝 梁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今旦入芦洲。”
    • 4.
      赐复释义:⒈谓以特恩免除赋税和徭役。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輒加厚恩,愿赐復十年。”《南史·梁纪上·武帝》:“戊子,詔 兰陵县 建 修 二陵周回五里内居人赐復终身。”《清史稿·圣祖纪一》:“詔南巡车驾所过,赐復一年。”⒉敬称人覆信的套语。《艺风堂友朋书札·吴士鉴三六》:“前奉赐復,并承示 康熙 朝传目,拜悉一切。”金天翮《致江苏省政府主席王》:“请主席严密调查,宣布事实,以释羣疑,以维民治,并盼赐復,幸甚幸甚。”
    • 5.
      避雨陵释义:指 殽山 北陵,即 东殽山。 山、陵同义。二陵即 东殽山 和 西殽山,中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可避风雨。传说 周文王 曾避风雨于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 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 后 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杜预 注:“此道在二 殽 之间南谷中,谷深委曲,两山相嶔,故可以辟风雨。”孔颖达 疏:“何休 云,其处险阻隘,势一人可要百,故 文王 过之,驱驰常若辟风雨。”唐 骆宾王《北眺舂陵》诗:“既出泥封谷,还过避雨陵。”唐 唐彦谦《蒲

二陵(er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陵是什么意思 二陵读音 怎么读 二陵,拼音是èr líng,二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