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1) 防备。【组词】: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2) 革除不良嗜好。【组词】:戒除。戒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组词】:戒刀。戒尺。斋戒。(4) 准备。【组词】:戒途。戒装。(5) 古同“界”,界限。
chì,(1) 整顿,使整齐。【组词】:整饬纪律。(2) 古同“敕”,告诫,命令。(3) 谨慎。【例句】:“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4) 古同“饰”,巧饰。
1. 告诫。
例戒饬将士。
英[admonish;]
⒈ 告戒。
引《汉书·杨恽传》:“廷尉 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奏 惲 不服罪,而召户将 尊,欲令戒飭 富平侯 延寿。”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尧 之在位,七十餘载,戒飭咨嗟,以致平治。”
《说岳全传》第二一回:“那 牛皋 吃惯了的人,怎熬得清淡,未免做些不公不法的事。 牛安人 戒飭不住,一口气气死了。”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世间上所称赞的老大家们的冷冰冰的教谕,忠告,戒饬,骂倒,就费尽了千语万言,有时只不过激起冷笑的猛潮,反抗的烈火罢了。”
⒉ 见“戒方”。
⒈ 告诫。
引唐·韩愈〈请上尊号表〉:「尧之在位,七十余载,戒饬咨嗟。」
《红楼梦·第七一回》:「这两个婆子就是管家奶奶们,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奶奶若 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
⒉ 旧日塾师惩责学生所用的戒尺。
引《儒林外史·第七回》:「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