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传诵 传诵的意思
chuánsòng

传诵

简体传诵
繁体傳誦
拼音chuán sòng
注音ㄔㄨㄢˊ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án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组词】:经传。《左传》。(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组词】: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例句】:《水浒传》。(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例句】: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sòng,(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组词】:诵读。背诵。诵诗。(2) 称述,述说。【例句】:“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3) 诗歌。【例句】:作诵(作诗)。(4) 怨谤。

基本含义

广泛传播,被人们广泛传颂。

传诵的意思

传诵 [chuán sòng]

1. 传扬称颂。

传诵一时。

[be on everybody's lips; be widely read;]

传诵 引证解释

⒈ 流传诵读。

汉 王充 《论衡·正说》:“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
宋 苏轼 《范文正公文集叙》:“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⒉ 谓辗转流传称道。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节:“她的模范事迹在青年中被激情地传诵。”


国语词典

传诵 [chuán sòng]

⒈ 辗转传布、诵读或称道。

汉·王充《论衡·正说》:「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
《红楼梦·第六四回》:「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往外传诵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


传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传唱释义:(歌曲等)流传歌唱:传唱千古。 这首歌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 2.
      传扬释义:(事情、名声等)传播:这事要是传扬出去,他可就被动了。他的英雄事迹很快地传扬开了。
    • 3.
      传颂释义:辗转传布颂扬: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 4.
      颂扬释义:歌颂赞扬:大加颂扬。 颂扬功绩。

传诵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唾弃释义:鄙弃:遭人唾弃。

传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陈伯之书释义: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 2.
      传咏释义:传诵吟唱。
    • 3.
      传素释义:高洁的情操传诵于众。
    • 4.
      传讽释义:亦作“传风”。 传诵。
    • 5.
      传诵释义: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 他的英雄事迹在群众中到处传诵。
    • 6.
      共传释义:谓大家都传诵或称说。
    • 7.
      名句释义:著名的句子或词组:千古传诵的名句。
    • 8.
      噪口释义:谓众口传诵。
    • 9.
      外裔释义:谓边远的地方。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铁云 年十四,随父官 粤 西,与 安南 贡使赋《铜柱诗》相赠答,传诵外裔。”
    • 10.
      宋文鉴释义: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 11.
      嵎夷释义:古代指 山东 东部滨海地区。《书·尧典》:“分命 羲仲,宅 嵎夷,曰 暘谷。”孔 传:“东表之地称 嵎夷。”陆德明 释文:“马 曰:嵎,海嵎也;夷,莱夷 也。”汉 王粲《游海赋》:“处 嵎夷 之正位兮,同色号之穹苍。”明 方孝孺《御书赞》:“昧谷、嵎夷,髫童駘叟。大训宏謨,传诵人口。”
    • 12.
      己亥杂诗释义:组诗名。清代龚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 13.
      报刘一丈书释义:散文篇名。明代宗臣作。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擅权纳贿,朝政腐败。作者揭露了当时无耻士大夫奔走权门的丑态,以及奸相的做作虚伪和相府门人的敲诈勒索,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立场。笔锋犀利,是传诵的讽刺名篇。
    • 14.
      早发白帝城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 15.
      春夜喜雨释义:诗篇名。唐代杜甫作。描写在成都草堂所见的春夜细雨,通篇不用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心情。全诗措词生动精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尤为后人传诵。
    • 16.
      望庐山瀑布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全文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巨大壮观,语言奔放,想像神奇,历来为人传诵。
    • 17.
      李商隐释义:(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中过清寒的幕僚生活,一生潦倒。他擅长七律,所作咏史诗托古讽今,讥刺时政。《无题》诗尤为人所传诵。诗风绮丽精工,多用象征手法,具有浓艳的色彩。但过于追求辞藻、铺排典故,以致意旨隐晦。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等。
    • 18.
      枫桥夜泊释义:诗篇名。唐代张继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枫桥镇。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江南水乡的秋夜风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远,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19.
      柳泉释义:⒈清 蒲松龄 的号。《淄川县志·蒲松龄小传》:“淄川 蒲松龄,字 留仙,号 柳泉。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柳泉《志异》一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⒉地名。在 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区 蒲家庄 东山谷中。泉流谷底,谷内绿柳成荫,故名。为 蒲松龄 故居,因而闻名于世。
    • 20.
      江雪释义:诗篇名。 唐代柳宗元作。全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在空旷凄清的背景下突出孤独的渔翁形象,意境寥廓高远,寄寓了作者自身傲世独立的形象,历来被人传诵。

传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陈伯之书释义: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将,梁军北伐时,作者替梁军主帅写信招降陈伯之。信中陈说归降与否的利害关系,宣扬梁朝的宽宏,最后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国景物打动对方,尤为后人传诵。陈接信后,即率部复归梁朝。
    • 2.
      传咏释义:传诵吟唱。
    • 3.
      传素释义:高洁的情操传诵于众。
    • 4.
      传讽释义:亦作“传风”。 传诵。
    • 5.
      传诵释义: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 他的英雄事迹在群众中到处传诵。
    • 6.
      共传释义:谓大家都传诵或称说。
    • 7.
      名句释义:著名的句子或词组:千古传诵的名句。
    • 8.
      噪口释义:谓众口传诵。
    • 9.
      外裔释义:谓边远的地方。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铁云 年十四,随父官 粤 西,与 安南 贡使赋《铜柱诗》相赠答,传诵外裔。”
    • 10.
      宋文鉴释义: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 11.
      嵎夷释义:古代指 山东 东部滨海地区。《书·尧典》:“分命 羲仲,宅 嵎夷,曰 暘谷。”孔 传:“东表之地称 嵎夷。”陆德明 释文:“马 曰:嵎,海嵎也;夷,莱夷 也。”汉 王粲《游海赋》:“处 嵎夷 之正位兮,同色号之穹苍。”明 方孝孺《御书赞》:“昧谷、嵎夷,髫童駘叟。大训宏謨,传诵人口。”
    • 12.
      己亥杂诗释义:组诗名。清代龚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 13.
      报刘一丈书释义:散文篇名。明代宗臣作。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擅权纳贿,朝政腐败。作者揭露了当时无耻士大夫奔走权门的丑态,以及奸相的做作虚伪和相府门人的敲诈勒索,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立场。笔锋犀利,是传诵的讽刺名篇。
    • 14.
      早发白帝城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 15.
      春夜喜雨释义:诗篇名。唐代杜甫作。描写在成都草堂所见的春夜细雨,通篇不用一个“喜”字,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心情。全诗措词生动精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尤为后人传诵。
    • 16.
      望庐山瀑布释义: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全文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巨大壮观,语言奔放,想像神奇,历来为人传诵。
    • 17.
      李商隐释义:(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中过清寒的幕僚生活,一生潦倒。他擅长七律,所作咏史诗托古讽今,讥刺时政。《无题》诗尤为人所传诵。诗风绮丽精工,多用象征手法,具有浓艳的色彩。但过于追求辞藻、铺排典故,以致意旨隐晦。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等。
    • 18.
      枫桥夜泊释义:诗篇名。唐代张继作。枫桥,在今江苏苏州枫桥镇。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江南水乡的秋夜风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远,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19.
      柳泉释义:⒈清 蒲松龄 的号。《淄川县志·蒲松龄小传》:“淄川 蒲松龄,字 留仙,号 柳泉。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柳泉《志异》一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⒉地名。在 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区 蒲家庄 东山谷中。泉流谷底,谷内绿柳成荫,故名。为 蒲松龄 故居,因而闻名于世。
    • 20.
      江雪释义:诗篇名。 唐代柳宗元作。全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在空旷凄清的背景下突出孤独的渔翁形象,意境寥廓高远,寄寓了作者自身傲世独立的形象,历来被人传诵。

传诵造句

1.文天祥的爱国诗篇感人肺腑,千古传诵

2.真正的经典,往往能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3.雷锋的故事被传诵着。

4.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肩挑着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明天因你而美丽。

5.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6.没那句子,都是后来人传诵渐渐改变的。

7.传诵着传奇的你们。

8.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

9.微风为我们传诵!细雨为我们吟唱!小草为我们欣舞。

10.屈原的美德被传诵一时。

11.他的事迹在家乡传诵一时。

传诵(chuan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传诵是什么意思 传诵读音 怎么读 传诵,拼音是chuán sòng,传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传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