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组词】:夜晚。日日夜夜。夜阑(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xíng )。夜战。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bì,(1) 关,合。【组词】: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2) 结束,停止。【组词】:闭会。闭幕。闭市。(3) 堵塞,不通。【组词】:闭气。闭塞(sè)。(4) 姓。
hù,(1) 一扇门,门。【组词】:门户。窗户。户枢不蠹。夜不闭户。(2) 人家。【组词】:户口。户主。门户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组词】:户头。开户。(4) 门第。【组词】:门当户对。(5) 姓。
1. 晚上不用关闭门户。形容社会安定,治安良好。
例西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三国演义》
英[doors are not bolted at night;]
⒈ 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政治清明,盗贼绝迹。
引语本《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 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⒈ 夜间不须关门防窃贼。语本后用以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也作「门不夜关」、「门不夜扃」。
引《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1.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2.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个古人美好的愿望,如今在我们文明村已变成现实了。
3.人们都希望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么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4.解放了,社会安定,很快就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气氛。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6.这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事,在我们村可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7.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
8.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9.当今世界,哪个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11.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12.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1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非虚言。
14.回望过去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发现现今社会人心不古啊。
15.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并非只是一种奢望。
16.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夜不闭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