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愚 大愚的意思

大愚

简体大愚
繁体
拼音dà yú
注音ㄉㄚˋ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yú,(1) 傻,笨。【组词】:愚人。愚笨。愚蠢。愚鲁。愚氓(愚蠢的人)。愚昧(缺乏知识,文化落后)。愚顽。愚妄。愚不可及。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亦作“大智如愚”)。(2) 欺骗,耍。【组词】:愚弄人。为人所愚。(3) 谦辞,用于自称。【组词】:愚兄。愚见。

基本含义

指人愚昧无知,思维糊涂,不明事理。

大愚的意思

大愚 [dà yú]

1. 极端无知。亦指极端无知的人。

[a fool;]

大愚 引证解释

⒈ 极端无知。亦指极端无知的人。

《庄子·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汉书·董仲舒传》:“上召视诸儒, 仲舒 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
章炳麟 《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大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惑不解释义: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庄子 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 愚者,终身不灵。”
    • 2.
      大愚若智释义:大愚若智是从成语大智若愚演化而来,意思是未必有真才实学,往往却装成十分聪明。
    • 3.
      愤悱释义:⒈谓积思求解。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唐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宋苏轼《跋所书<清虚堂记>》:“今子由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岂不过哉!”明方孝孺《答金景文书》:“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章炳麟《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⒉愤慨,怨恨。
    • 4.
      搀夺释义:抢占,争夺。 唐 李商隐《杂纂》:“搀夺人话柄。”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不听的做夜市的炒闹,争地铺的搀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闻桥畔有詬争声,良久愈厉……諦听其语,急遽搀夺,不甚可辨。”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果尔,人之竭死力以互搀夺而丝毫不肯相让者,不亦大愚而可笑矣乎?”
    • 5.
      逆数释义:⒈犹预测。《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韩康伯 注:“作《易》以逆覩来事。”孔颖达 疏:“《易》之为用,人欲数知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人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圣人用此《易》道,以逆数知来事也。”⒉犹言倒数。谓由后向前、由下至上推算。宋 惠洪《冷斋夜话·梦迎五祖戒禅师》:“坡 曰:‘軾 年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僧,往来 陕 右。又先妣方孕时,梦一僧来託宿,记其頎然而眇一目。’云菴 惊曰:‘戒,陕 右人,而失一目,暮年弃 五祖 来游 高安,终於 大愚。’逆

大愚(da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愚是什么意思 大愚读音 怎么读 大愚,拼音是dà yú,大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