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企踵 企踵的意思
zhǒng

企踵

简体企踵
繁体
拼音qǐ zhǒng
注音ㄑㄧˇ ㄓ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踮着脚看,今用为盼望的意思。【组词】:企盼。企足而待。企及(盼望达到,希望赶上)。企图(图谋)。(2) 开启。(3) 姓。

zhǒng,(1) 脚后跟。【组词】:举踵。接踵而至。(2) 走到。【例句】:踵见(常去相见)。踵谢。踵门相告。(3) 追随,继承。【组词】:踵继。踵武(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心情焦急,迫不及待。

企踵的意思

企踵 [qǐ zhǒng]

1. 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

企踵 引证解释

⒈ 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

《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然而嘍嘍守於局隘,聪不经 旷,明不彻 离,而欲企踵以包三光,鼓腹以奋雷灵,不亦蔽乎!”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今天下之人,企踵而立,扶耳而听,以须明詔之下,然后人人自安,又何待而密哉!”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高祖》:“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


国语词典

企踵 [qǐ zhǒng]

⒈ 提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文选·刘琨·劝进表》:「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企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回面释义:⒈转过脸。《南史·武陵王昭晔传》:“上回面不答。”唐 张籍《惜别》诗:“临行记分处,回面是相思。”宋 张先《蝶恋花》词:“和泪语娇声又颤,行行儘远犹回面。”⒉转变脸色,谓改变态度。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专愚·迂仙别记》:“公曰:‘若然,即败亦何与我事。’便回面作喜,拾子更着。”⒊指归顺。《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嚮,喁喁如也。”李周翰 注:“回面内向,谓顺服於君。”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然后旃裘之
    • 2.
      延企释义:延颈企踵的略语。形容急切地盼望。《后汉书·张奂传》:“屏营延企,侧待归命。” 例:延企为劳。
    • 3.
      延跂释义:见“延颈企踵”。
    • 4.
      延颈企踵释义:伸长脖子,踮起脚跟。 形容盼望急切。《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 5.
      延颈跂踵释义: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同“延颈企踵”。
    • 6.
      捉发释义:⒈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 将沐,闻君至,喜,捉髮走去。”⒉喻为国求贤。三国 魏 应璩《荐和模笺》:“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髮之德;山林投褐,思望旌弓之招。”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岂方伊类,捉髮躬勤。”参见“握髮”。

企踵(qi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企踵是什么意思 企踵读音 怎么读 企踵,拼音是qǐ zhǒng,企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企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