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ì,(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组词】: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2) 姓。
kè,(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组词】: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组词】: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组词】:课徒。课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组词】:国课。完粮交课。(5) 使交纳赋税。【组词】:课税。课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组词】:会计课。(7) 迷信占卜的一种。【组词】:起课。
1. 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
3. 赋税。
⒈ 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 崇文门 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
⒉ 赋税。
引《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
清 林则徐 《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
清 向荣 《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
⒈ 分派税额。
引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二·户部·杂赋·茶课》:「八年谕,前因川省松潘引多茶壅,将天全州之积引,改拨成都彭灌等县行销,每年空缴引张,赔纳税课,官商交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