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叛乱 叛乱的意思
pànluàn

叛乱

简体叛乱
繁体叛亂
拼音pàn luàn
注音ㄆㄢˋ ㄌ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n, ◎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组词】: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luàn,(1) 没有秩序。【组词】: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组词】: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组词】: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组词】: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组词】:淫乱。(6) 横渡。【组词】:乱流。(7) 治理。【组词】: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组词】:乱曰。

基本含义

指人民群众对统治者或政权进行反抗、推翻的行为。

叛乱的意思

叛乱 [pàn luàn]

1. 背叛作乱。多指武装叛变。

镇压叛乱。

[armed rebellion;]

叛乱 引证解释

⒈ 背叛作乱。多指武装叛变。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友(贯友 )以 迷唐 难用德怀,终於叛乱,乃遣驛使搆离诸种,诱以财货,由是解散。”
《北史·侯莫颖传》:“先是 稽胡 叛乱,輒略边人为奴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蒙古表》:“逆贼 吴三桂 相率叛乱,军民极其荼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事到如今,只有赶快镇压叛乱,才能够保住 商洛山。”


国语词典

叛乱 [pàn luàn]

⒈ 造反作乱。也作「反乱」。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兵变


叛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兵变释义:指军队采取叛变行动。

叛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归附释义:原来不属于这一方面的投奔到这一方面来。
    • 2.
      归顺释义: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
    • 3.
      臣服释义:⒈屈服称臣,接受统治。 ⒉以臣子的礼节侍奉(君主)。

叛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国释义:⒈指 战国 时 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 则二百餘国,战国 为七国。”⒉指 汉景帝 时 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 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 楚 七国果反,以诛 错 为名。”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 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 2.
      七王释义:⒈指七国。⒉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⒊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璘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
    • 3.
      不轨释义: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不轨之徒。行为不轨。图谋不轨。
    • 4.
      乱事释义:⒈扰乱或败坏其事。 ⒉叛乱之事。⒊胡乱从事。⒋琐杂之事。
    • 5.
      乱兵释义:叛乱或溃散的兵。
    • 6.
      乱略释义:⒈作乱的途径。 《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乱略。”孔 传:“略,路也。言诛 紂 敬承天意,以絶乱路。”唐 独孤及《为江淮都统使贺田神功平刘展表》:“自陛下率遏乱略,再造区宇,欃枪旬时,竹破瓦解。”《明史·徐达传》:“将军谋勇絶伦,故能遏乱略,削羣雄。”⒉叛乱侵夺。《左传·襄公八年》:“君命敝邑:修尔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宋 苏轼《醉白堂记》:“文致太平,武定乱略。”
    • 7.
      乱臣贼子释义: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8.
      乱臣逆子释义: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 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9.
      乱谋释义:叛乱的阴谋。
    • 10.
      乱贼释义:⒈叛乱。⒉残害。⒊乱臣贼子。
    • 11.
      乱逆释义:叛乱;叛逆。
    • 12.
      乾隆帝释义:(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 13.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14.
      从乱释义:参与叛乱。《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唐 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从乱者悉皆就戮。”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则谓 青莲 从乱之意,固不待辨也。”
    • 15.
      作乱犯上释义: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16.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17.
      作过释义:⒈做坏事。⒉特指叛乱、闹事等。
    • 18.
      作难释义:⒈为难:从中作难。⒉发动叛乱;起事。
    • 19.
      克乱释义:平定叛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克乱在权,子无懈矣!”
    • 20.
      养乱释义:⒈养成祸乱。明 唐顺之 《读<春秋>》:“况其( 齐桓 、 晋文 )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⒉姑息、纵容叛乱。《明史·成祖纪二》:“毋养乱,毋玩寇。”

叛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国释义:⒈指 战国 时 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 则二百餘国,战国 为七国。”⒉指 汉景帝 时 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 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 楚 七国果反,以诛 错 为名。”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 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 2.
      七王释义:⒈指七国。⒉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⒊南宋追封高宗时抗金诸将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岳飞为鄂王、杨存中为和王、吴玠为涪王、吴璘为信王,合称七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
    • 3.
      不轨释义: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不轨之徒。行为不轨。图谋不轨。
    • 4.
      乱事释义:⒈扰乱或败坏其事。 ⒉叛乱之事。⒊胡乱从事。⒋琐杂之事。
    • 5.
      乱兵释义:叛乱或溃散的兵。
    • 6.
      乱略释义:⒈作乱的途径。 《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乱略。”孔 传:“略,路也。言诛 紂 敬承天意,以絶乱路。”唐 独孤及《为江淮都统使贺田神功平刘展表》:“自陛下率遏乱略,再造区宇,欃枪旬时,竹破瓦解。”《明史·徐达传》:“将军谋勇絶伦,故能遏乱略,削羣雄。”⒉叛乱侵夺。《左传·襄公八年》:“君命敝邑:修尔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宋 苏轼《醉白堂记》:“文致太平,武定乱略。”
    • 7.
      乱臣贼子释义: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8.
      乱臣逆子释义: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 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9.
      乱谋释义:叛乱的阴谋。
    • 10.
      乱贼释义:⒈叛乱。⒉残害。⒊乱臣贼子。
    • 11.
      乱逆释义:叛乱;叛逆。
    • 12.
      乾隆帝释义:(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 13.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14.
      从乱释义:参与叛乱。《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唐 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从乱者悉皆就戮。”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则谓 青莲 从乱之意,固不待辨也。”
    • 15.
      作乱犯上释义: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16.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17.
      作过释义:⒈做坏事。⒉特指叛乱、闹事等。
    • 18.
      作难释义:⒈为难:从中作难。⒉发动叛乱;起事。
    • 19.
      克乱释义:平定叛乱。《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克乱在权,子无懈矣!”
    • 20.
      养乱释义:⒈养成祸乱。明 唐顺之 《读<春秋>》:“况其( 齐桓 、 晋文 )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⒉姑息、纵容叛乱。《明史·成祖纪二》:“毋养乱,毋玩寇。”

叛乱造句

1.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叛乱是可以传檄而定的。

2.对待规模大的叛乱,应使用剿抚兼施的方法,既可平息叛乱,又可减少流血,不是更好吗?

3.政府军迅速平息了帝国主义煽动的这场叛乱

4.这位老将军在建国之初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军功卓著。

叛乱(panl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叛乱是什么意思 叛乱读音 怎么读 叛乱,拼音是pàn luàn,叛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叛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