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衙参 衙参的意思
cān

衙参

简体衙参
繁体衙參
拼音yá cān
注音ㄧㄚˊ ㄘ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1) 旧时官署之称。【组词】: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2) 唐代皇帝前殿。【例句】:“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3) 排列成行的事物。【组词】:槐衙。柳衙。

cān shēn cēn sān,

基本含义

指官员或者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参考或引用前人的案例或判决。

衙参的意思

衙参 [yá cān]

1. 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

衙参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今日放了衙参,分付安排礼酒,叫门子伺候。”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上衙门》:“州县衙参情状,各省大略相同。 桂林 有分段编为戏齣者,尤堪喷饭。”


衙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放参释义:⒈放人进衙参谒。 ⒉指佛门中放免晚参(晚上坐禅)。放参须敲钟三下,谓之放参钟。
    • 2.
      放衙释义: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 退衙谓之“放衙”。
    • 3.
      散衙释义:谓衙参已散。
    • 4.
      衙喏释义:衙参时兵卒的声喏。
    • 5.
      衙日释义:⒈衙参之日。唐 韩愈《送侯喜》诗:“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宋 刘敞《檀州》诗:“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参见“衙参”。⒉唐 宋 时节堂祭奠的日期。宋 戴埴《鼠璞·旗纛将军》:“本朝有六纛,旌节门旗二。受赐藏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参见“节堂”。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 6.
      趁衙释义:亦作“趂衙”。 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 7.
      趋衙释义: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衙参是什么意思 衙参读音 怎么读 衙参,拼音是yá cān,衙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衙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