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 [hé shì]
1. 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唐宋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
3. 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和市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
引《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
《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
《元史·何荣祖传》:“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⒉ 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引《旧唐书·回纥传》:“自 乾元 之后,﹝ 回紇 ﹞屡遣使以马和市繒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夏 人竟大入 河 东,朝廷乃议絶岁赐,禁和市。”
和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村一品释义: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 2.
买务释义:职官名。 “杂买务”的简称。负责采购物品。宋 吴自牧《梦粱录·诸寺》:“总局二十有四:如诸军、诸司、粮、审四院,左藏二库,买务,卖场及编、奎两司,和剂、惠民四局,祇侯、钞引院,皆属掌矣。”按,《宋史·职官志五》:“杂买务,掌和市百物,凡宫禁、官府所需,以时供纳。”
- 3.
升斗小民释义:升斗小民和市民差不多,都是形容普通城市的老百姓,收入不高,为生活忙碌的人民。
- 4.
双轨制释义:指两种不同体制并行的制度:某些物资实行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的双轨制。
- 5.
召雇释义:唐 代官府为强迫百姓纳税服役而巧立之名目。 《新唐书·食货志二》:“復有‘进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 大历 之数再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
- 6.
和买释义:⒈犹和市。《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
- 7.
和市释义: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元史·何荣祖传》:“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
- 8.
国家指导价释义:中国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权限,通过规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差率、利润率、最高限价和最低保护价等,指导企业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是介于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的价格形式。
- 9.
坊市制释义:指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
- 10.
垄断市场释义: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或少数几个的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的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的一个生产厂商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 11.
垄断释义:⒈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通过协议或联合,对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实行操纵和控制。 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⒉指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类型。
- 12.
城市铁路释义:城市公共交通所使用的铁路,包括市郊铁路和市内铁路等。简称城铁。
- 13.
密捕释义:秘密逮捕。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十八:“因为这是市政府和市党部的意思,并且提议密捕和即行枪决的人就是 徐大齐。”
- 14.
市场地位释义: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 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后,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温德尔·史密斯的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论(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它是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STP理论中的S、T、P分别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意思。
- 15.
市籴释义:谓官方收购粮食。《管子·国蓄》:“岁适凶,则市糴釜十繦,而道有饿民。”《宋史·食货志上三》:“建隆 初,河北 连岁大稔,命使置场增价市糴。”《明史·职官志一》:“﹝户部﹞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之政令……以权量和市糴,以时估平物价。”
- 16.
悲惨世界释义: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1862年。穷工人冉阿让为偷一块面包,坐了十九年监狱。出狱后,在一个主教的感化下立志为善。后成为大企业主和市长,做了不少社会改良工作。他救助被遗弃的不幸女工芳汀及其女儿珂赛特,并在1832年的起义中救出身负重伤的青年革命党人马利尤斯。最后孤独而凄惨地离开人世。
- 17.
扬州评话释义:曲艺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清初形成于江苏扬州,用扬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和市井生活题材为主。
- 18.
抑夺释义:剥夺;强行夺取。 《汉书·王莽传中》:“莽 即真,尤备大臣,抑夺下权。”《新唐书·张廷珪传》:“今 河南 牛疫,十不一在,詔虽和市,甚于抑夺。”宋 王禹偁《罔极赋》:“被朝恩之抑夺,履人事而悽迷。”章炳麟《訄书·商鞅》:“其説以为自 汉 以降,抑夺民权,使人君纵恣者,皆 商鞅 法家之説为之倡。”
- 19.
折色释义:⒈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宋史·食货志上三》:“有司言其地沃民勤,颇多积穀,请每岁和市,随常赋输送,其直多折色给之。”《明史·食货志二》:“十七年,云南 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於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若有为民的官,将这样的灾伤申报上去,央两院题本改了折色,百姓也还可存济。”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宝源局》:“正德 七年,令职官折色俸给,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关银。”⒉指银子的成色。亦以指银子成色不足。
- 20.
朝市释义:⒈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⒉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汉 荀悦《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⒊泛指名利之场。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宋 苏轼《发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