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扣马 扣马的意思
kòu

扣马

简体扣马
繁体扣馬
拼音kòu mǎ
注音ㄎㄡˋ ㄇ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òu,(②釦) (1) 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扣上。(2) 衣纽。【组词】:衣扣。(3) 绳结。【组词】:绳扣儿。(4)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例句】:把碗扣在桌上。(5) 相符,符合。【例句】:扣题(符合题义)。(6) 强留。【组词】:扣押。(7) 从中减除。【组词】:扣除。扣发(fā)。(8) 敲击。【组词】:扣人心弦。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基本含义

扣马是指控制马匹,使其停下来或控制其速度的动作。在引申义中,扣马也可以指控制或制止某种行为或情况。

扣马的意思

扣马 [kòu mǎ]

1. 拉住马不使行进。

3. 《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首阳山。后以“扣马”为直谏之典。

扣马 引证解释

⒈ 拉住马不使行进。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 驾,将走 邮棠,太子与 郭荣 扣马。”
《史记·赵世家》:“肃侯 游大陵,出於 鹿门,大戊午 扣马。”
裴駰 集解引 吕忱 曰:“扣,牵马。”

⒉ 《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 伐 纣,伯夷、叔齐 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 首阳山。后以“扣马”为直谏之典。参见“叩马”。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諫猎书,扣马久上陈。”
明 梁云龙 《海瑞行状》:“天挺忠贞,有扣马之节。”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然而,看起别的记载来,却虽是那王道的祖师而且专家的 周 朝,当讨伐之初,也有 伯夷 和 叔齐 扣马而谏。”


国语词典

扣马 [kòu mǎ]

⒈ 拉住马,不使前进。也作「叩马」。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什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扣马而谏曰:『风势如此,怎生□□我势,有言可战者,又可斩也。』」


扣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释义:谓一日不耕作,则百日无可食者。 宋 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今鄙俗语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赵世家》曰:‘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史记·赵世家》:“肃侯 游 大陵,出於 鹿门。大戊午 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 下马谢。”亦作“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 2.
      扣马释义:⒈拉住马不使行进。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 驾,将走 邮棠,太子与 郭荣 扣马。”《史记·赵世家》:“肃侯 游大陵,出於 鹿门,大戊午 扣马。”裴駰 集解引 吕忱 曰:“扣,牵马。”⒉《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 伐 纣,伯夷、叔齐 扣马而谏,不听,乃逃入 首阳山。后以“扣马”为直谏之典。唐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諫猎书,扣马久上陈。”明 梁云龙《海瑞行状》:“天挺忠贞,有扣马之节。”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然而,看起别的记载来,却虽是那王道的祖师而且专家的
    • 3.
      断鞅释义:砍断马鞅。鞅,夹贴在马颈两旁的皮条。《左传·襄公十年》:“齐侯 驾,将走 邮棠。太子与 郭荣 扣马,曰:‘师速而疾,略也。将退矣,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君必待之!’将犯之,太子抽剑断鞅,乃止。”杨伯峻 注:“太子砍断马鞅,则居中两马与衡离,不能持车矣。”后用作强谏之典。唐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皆以进议见拒,恳诚激忠,遂至发愤踰礼而不能自止故也。”宋 范仲淹《从谏如流赋》:“万乘之主,纳贤以虚,七人之职,竭节而居,又何烦於断鞅,岂有悔於观鱼。”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
    • 4.
      贫约释义:⒈贫穷。《左传·昭公十年》:“国之贫约孤寡者,私与之粟。”《宋书·后妃传·孝懿萧皇后》:“初,高祖 微时,贫约过甚,孝皇 之殂,葬礼多闕。”宋 洪迈《夷坚乙志·阳大明》:“明 谢曰:‘身居贫约,且在父丧,不敢覬富寿也。’”清 程先贞《和萧韩坡谒夷齐庙》:“扣马一言违,何如贫约死。”⒉指穷困的人。元 欧阳玄《元赠奉议大夫枢密院判官骁骑尉追封浦江县子郑府君墓碑铭》序:“性勤俭,任事不惮劳,有餘即好施,见里之贫约,必思有以賑之。”⒊简朴。《新唐书·虞世南传》:“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扣马(koum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扣马是什么意思 扣马读音 怎么读 扣马,拼音是kòu mǎ,扣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扣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