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遮止 遮止的意思
zhēzhǐ

遮止

简体遮止
繁体
拼音zhē zhǐ
注音ㄓㄜ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1) 挡。【组词】:遮蔽。遮挡。遮拦。遮阳。遮没(mò)。遮阴。(2) 掩盖,掩蔽。【组词】:遮丑。遮盖。遮瞒。遮掩。遮人耳目。(3) 古同“庶”,众多。(4) 古同“者”,这。

zhǐ,(1) 停住不动。【组词】:止步。截止。(2) 拦阻,使停住。【组词】:止痛。禁止。(3) 仅,只。【组词】:止有此数。不止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基本含义

遮挡、阻止。

遮止的意思

遮止 [zhē zhǐ]

1. 拦阻;拦住。

遮止 引证解释

⒈ 拦阻;拦住。

《隋书·苏威传》:“上避之而出, 威 又遮止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住数日,吏遮止之,疏不得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女起;生遮止,闭门。”


国语词典

遮止 [zhē zhǐ]

⒈ 拦阻、阻止。

如:「他们正要打架,我连忙上前遮止。」


遮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门释义:抢着进门。《史记·梁孝王世家》:“平王襄 及 任王后 遮止,闭门,李太后 与争门。”《史记·孟尝君列传》:“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
    • 2.
      五力释义:⒈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⒉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
    • 3.
      错指释义: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 汉 使者来,李太后 欲自言,王使謁者中朗 胡 等遮止,闭门。
    • 4.
      阎魔王释义:双世、双王、平等王、遮止。

遮止(zhe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遮止是什么意思 遮止读音 怎么读 遮止,拼音是zhē zhǐ,遮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遮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