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嗟来 嗟来的意思
jiēlái

嗟来

简体嗟来
繁体嗟來
拼音jiē lái
注音ㄐ一ㄝ ㄌ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文言叹词。【组词】:嗟乎。嗟叹。嗟来之食。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基本含义

表示惊讶、悲叹或无奈的情感。

嗟来的意思

嗟来 [jiē lái]

1. 叹词。来,语助。

3. “嗟来之食”的略语。

嗟来 引证解释

⒈ 叹词。来,语助。

《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⒉ “嗟来之食”的略语。参见“嗟来之食”。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犹不取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乐羊子妻》:“志士不饮 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


嗟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太公钓鱼,愿者上鈎释义:《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 2.
      反真释义:⒈道家语。 谓复归本原,回返天然。《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陈鼓应 今译:“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復到天真的本性。”《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⒉谓人死归于自然。《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陈启天 注:“‘真’谓道,或自然。”晋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又以生为人羇,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宋 苏辙《再祭张宫保文》
    • 3.
      嗟来之食释义:《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轻蔑地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 饥饿的人听了很生气,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了这个地步。” 终于不食而死。后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 4.
      嗟来食释义:见“嗟来之食”。
    • 5.
      嗟来释义:⒈叹词。来,语助。⒉“嗟来之食”的略语。
    • 6.
      嗟金释义:指嗟来的财物,不当接受的施舍。
    • 7.
      嗟食释义:见“嗟来之食”。
    • 8.
      蹉来之食释义:嗟来之食的误用,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

嗟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太公钓鱼,愿者上鈎释义:《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 2.
      反真释义:⒈道家语。 谓复归本原,回返天然。《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陈鼓应 今译:“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復到天真的本性。”《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⒉谓人死归于自然。《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陈启天 注:“‘真’谓道,或自然。”晋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又以生为人羇,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宋 苏辙《再祭张宫保文》
    • 3.
      嗟来之食释义:《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轻蔑地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 饥饿的人听了很生气,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了这个地步。” 终于不食而死。后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 4.
      嗟来食释义:见“嗟来之食”。
    • 5.
      嗟来释义:⒈叹词。来,语助。⒉“嗟来之食”的略语。
    • 6.
      嗟金释义:指嗟来的财物,不当接受的施舍。
    • 7.
      嗟食释义:见“嗟来之食”。
    • 8.
      蹉来之食释义:嗟来之食的误用,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

嗟来造句

1.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宁死也不肯接受。

2.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永远值得赞扬。

3.这种嗟来之食,难以下咽。

4.明知这是嗟来之食,但为了孩子,她只好强忍着委屈,伸手将钵接了过来。

5.读一读嗟来之食有一年,齐国遭受大灾荒,饥民遍野。

6.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

7.只有丧失自尊心的人,才会接受嗟来之食。

8.我人穷志不穷,这种嗟来之食,我寧死也不肯接受。

9.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10.所以,不食嗟来之食就表示人穷而有志气,不能因为贫困就被人瞧不起。

11.但人不食嗟来之食,一个乞丐为了尊严宁肯饿死。

12.他宁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13.我这是诚心诚意地邀宴,可不是嗟来之食。

嗟来(jiel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嗟来是什么意思 嗟来读音 怎么读 嗟来,拼音是jiē lái,嗟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嗟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