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上 [lìng shàng]
1. 美好卓越。
令上 引证解释
⒈ 美好卓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世目 谢尚 为令达。
引阮遥集 云:‘清畅似达。’或云:‘ 尚 自然令上。’”
令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变释义: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 九年,贯高 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变,非常也。谓上告非常之事。”《金史·酷吏传序》:“熙宗 迭兴大狱,海陵 翦灭宗室,鉤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嘉庆 十七年,大姚 令上变,告 乌龙口 有众数千,啸聚为乱。”
- 2.
义米释义:⒈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 参见“义舍”。⒉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⒊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3.
凫飞释义: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 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4.
刺候释义:刺探侦察。《汉书·陈咸传》:“时 槐里 令 朱云 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 素善 云,云 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云 从 咸 刺探伺候事之轻重,咸 因教令上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馆伴者谓 拯 曰:‘雄州 新开便门,乃欲诱纳北人以刺候疆事乎?’”
- 5.
子安释义:⒈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当来问,子明 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 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 子安。见 汉 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唐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白龙降 陵阳,黄鹤呼 子安。”参见“子明”。⒉传说中的仙人。《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 据 黄鵠磯,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 6.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7.
常令释义:⒈固定的法令。《管子·七法》:“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姦吏胜。”《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⒉固定的节令。唐 白居易《赠友》诗:“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 8.
当御释义:⒈以次侍寝。《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妇人不当御。”陈澔 集说:“御,侍御寝宿也。”⒉犹值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秦伯 之弟 鍼 如 晋 修成,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行人 子朱 曰:‘朱 也当御。’”杨伯峻 注:“当御犹今之值班。”《文选·张衡<西京赋>》:“内有常侍謁者,奉命当御。”李善 注:“奉传詔命,而递当进也。”⒊掌管统治。《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操 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张铣 注:“当御谓万事自当理之,不令上知也。”@
- 9.
教敕释义:教诫;教训。《汉书·江充传》:“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世说新语·排调》“攀龙附凤,并登天府”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张敏集》载《头责子羽文》曰:‘……於是 子羽 愀然深念而对曰:“凡所教敕,谨闻命矣。”’”《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九年》:“宝臣 谢教敕不谨,封杖授 承嗣,使挞之;承嗣 遂杖杀 宝正,由是两镇交恶。”
- 10.
文历释义:⒈见“文历”。 ⒉亦作“文歷”。帐册之类。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其增造减工,糙恶生弊,走弄文历,支用自由,当职官吏,固宜黜罚。”《元典章·圣政二·救灾荒》:“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社长明置文历,如欲聚众收顿,或各家顿放,听从民便。”《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止有走递铺马歷一扇,别无差拨小铺马文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应今后文武知州军、诸路釐务、总管、副总管、鈐辖、都监见辞,并令上殿,批入料钱文歷。”
- 11.
産褥释义:⒈孕妇临产时用的褥垫。 因用以指坐月子。《旧唐书·房孺复传》:“及妻在产蓐三四日,遽令上船即路,数日,妻遇风而卒。”宋 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备产济用方序》:“妇人产褥之事,一有蹉跌,为害不细。”郭沫若《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以我学过医而且自己收生过四五个儿女的人看来,他所描写的产褥情形,便不够真实。”⒉指产褥热。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妇人疾莫大於产蓐,仓卒为庸医所杀者多矣。”
- 12.
考满释义: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宋 王溥《唐会要·考上》:“开元 三年正月五日敕,内外官考满,所司预补替人,名为守闕,特宜禁断,纵后有闕,所由不得令上。”《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四载》:“杨釗,贵妃 之从祖兄也……从军於 蜀,得 新都 尉;考满,不能自归。”《宋史·选举志六》:“宋 初循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姚广孝》:“及太孙就学,命设讲席於 文华殿 之东,復令 广孝 及翰林内阁诸臣侍焉。九年考满。”
- 13.
诏墨释义:诏令上的墨迹。
- 14.
询访释义:⒈征询访问。 《后汉书·李固传》:“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羣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凡所询访,皆合大猷。”清 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为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恶,则芻蕘葑菲,均可备询访於輶轩。”⒉查访。明 海瑞《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询访未的,妄信人言。”清 张之洞《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请密加询访,如确有识认 沉克諴 之人,迅速资遣来京,令其辨认,以别真伪。”
- 15.
辱駡释义:污辱谩骂。唐 韩愈《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公启》:“人有告人辱駡其妹与妻,为其长者,得不追而问之乎?”宋 司马光《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子孙僕役有过,徐训諭之,不轻辱駡。”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自然,中国 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