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陵上 陵上的意思
língshàng

陵上

简体陵上
繁体
拼音líng shàng
注音ㄌㄧㄥˊ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基本含义

指位于陵墓上方,表示高处、山上。

陵上的意思

陵上 [líng shàng]

1. 凌驾于他人之上。

3. 犯上。

陵上 引证解释

⒈ 凌驾于他人之上。

《国语·周语中》:“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
韦昭 注:“如能在人上者,人欲胜陵之也,故君子上礼让而天下莫敢陵也。”

⒉ 犯上。一本作“凌上”。

《管子·治国》:“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陵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替下陵释义: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 2.
      上陵下替释义: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 3.
      专征释义:⒈受命自主征伐。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晋 陶潜《命子诗》:“桓桓 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宋 岳飞《奏辞宣抚副使札子》:“以宣抚之重名,实寄专征之大事。”⒉指擅自进行征伐。《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幽 厉 失德,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 4.
      云冠释义:⒈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⒉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⒊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
    • 5.
      六陵释义:指 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乃 南宋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 的陵墓,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东十八公里之 宝山(又名 攒宫山)。明 贝琼《穆陵行》:“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明 徐渭《岳公祠》诗:“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清 杨焯《阎妃功德院法堂鼓》诗:“六陵真骨知何处?留得 阎妃 一鼓皮。”
    • 6.
      擅政释义:独揽朝政。 《后汉书·朱儁传》:“时 董卓 擅政,以 儁 宿将,外甚亲纳而心实忌之。”《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呜呼!幽 厉 失德,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明史·食货志一》:“刘瑾 擅政,遣官分出丈田责逋。”《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是时,怡亲王 载垣、郑亲王 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 肃顺 等以 文宗 遗命,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擅政,两太后患之。”
    • 7.
      方驾释义:⒈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唐 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⒉比肩;媲美。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北史·周纪论》:“黷武穷兵,虽见讥於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於前王。”唐 杜甫《戏为六绝
    • 8.
      昭世释义:⒈政治清明的时代。南朝 宋 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唐 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⒉显扬于世。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搢绅士林,咸以公清节昭世,海内少双。”
    • 9.
      显黜释义:明令贬黜。《晋书·庾纯传》:“陵上无礼,悖言自口,宜加显黜,以肃朝伦。”《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愿詔大臣按劾诸路监司不勤王者,与夫号为勤王而灭裂者,悉加显黜,以为将来误国忘君之戒。”
    • 10.
      晓暾释义:朝阳。唐 殷尧藩《金陵上李公垂侍郎》诗:“海国微茫散晓暾,鬱葱佳气满乾坤。”明 杨慎《黄莺儿·题张愈光霞村》曲:“扶桑晓暾,蒹葭晚昏,谢 家风景 陶 家韵。”朱夏《喜迎舜日继尧天》诗:“衰年弥觉春阳近,又向榆林沐晓暾。”
    • 11.
      眄睐释义:⒈顾盼。《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宋 贺铸《感皇恩》词:“歌笑见餘妍,情生眄睞。”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护军女》:“话间眄睞其目,愈增嫵媚。”⒉眷顾。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睞成饰。”《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宋 欧阳修《夷陵上运使启》:“凡居部属,皆仰餘暉,顾此孤生,最为沉迹
    • 12.
      羽盖释义:⒈古时以鸟羽为饰的车盖。《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郑玄 注:“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从骑三千,旌旗羽盖,自处中军。”《宋史·乐志十四》:“霓旌羽盖,导仪护卫。”清 陈梦雷《青青陵上柏》诗:“金 张 连羽盖,许 史 互经过。”⒉指车辆。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芝阶云路逍遥处,羽盖飞鯢不用鞭。”清 吴伟业《海市》诗之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景出楼臺。”⒊船上饰以鸟羽的伞盖。《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怠而后发,游於清
    • 13.
      虔刘释义:劫掠;杀戮。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铭》:“黑山 巨盗,凭陵上国;白水 强胡,虔刘中夏。”明 归有光《论御倭书》:“自 倭 奴入寇,於今三年,虔刘我人民,淫污我妇女。”郭沫若《前茅·暴虎辞六》:“我弟 李陵 失救陷 匈奴,为何母子遭虔刘?”
    • 14.
      败羣释义:危害集体。《汉书·卜式传》:“﹝ 式 ﹞布衣草蹻而牧羊。岁餘,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 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輒去,毋令败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今復於帘前争役法,辞气不逊,陵上侮下,败羣乱众。”
    • 15.
      败群释义:危害集体。《汉书·卜式传》:“﹝ 式 ﹞布衣草蹻而牧羊。岁餘,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 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輒去,毋令败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今復於帘前争役法,辞气不逊,陵上侮下,败羣乱众。”
    • 16.
      非度释义:违反法度。《书·微子》:“卿士师师非度。”孔 传:“六卿典士相师效为非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年》:“暴虐淫纵,肆行非度。”孔颖达 疏:“恣意行非法度之事也。”《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
    • 17.
      高陵释义:⒈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元 刘永之《酬寄伍朝宾》诗:“鲸鯢依巨浪,虎豹啸高陵。”⒉指陵墓。晋 张载《七哀传》:“北芒 何垒垒,高陵有四五。”⒊陵墓名。三国 魏武帝 曹操 陵名。在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⒋陵墓名。三国 吴 孙坚 墓名。在 江苏省 丹阳市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江府二》。⒌复姓。汉 有 高陵显 见《通志·氏族三》。

陵上(ling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陵上是什么意思 陵上读音 怎么读 陵上,拼音是líng shàng,陵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陵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