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遥知 遥知的意思
yáozhī

遥知

简体遥知
繁体遙知
拼音yáo zhī
注音ㄧㄠˊ ㄓ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o,(1) 远。【组词】:遥远。遥望。遥想。遥瞻。遥指。遥瞩。遥相呼应。路遥知马力。遥测。遥感。遥控。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基本含义

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遥知的意思

遥知 [yáo zhī]

1.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遥知 引证解释

⒈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遥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雏释义:⒈亦作“眾鶵”。众多幼小的鸟。汉 祢衡《鹦鹉赋》:“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三国 魏 曹植《鹦鹉赋》:“岂余身之足惜,怜众鶵之未飞。”⒉借指诸稚子。唐 权德舆《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诗:“遥知大宫膳,应与众雏嬉。”唐 杜甫《彭衙行》:“众雏烂熳睡,唤起霑盘飱。”
    • 2.
      八部释义:⒈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⒉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⒊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
    • 3.
      冻雪释义:犹冰雪。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唐 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 4.
      哑咤释义:象声词。多以摹状鸟声或人语嘈杂声。宋 欧阳修《啼鸟》诗:“黄鸝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 鲁 语。”
    • 5.
      国寳释义:⒈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 注:“国寳,谓甗磬。”唐 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 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⒉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 自 鄆 入京师,末帝 闻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⒊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 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
    • 6.
      拥髻释义: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旧题 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 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宋 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 通德 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明 徐渭《燕子楼》诗:“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 7.
      掷果释义:⒈亦作“掷菓”。谓妇女对美男子表示爱慕。唐 张鷟《游仙窟》:“巧知娘子意,掷菓到渠边。”《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 俊俏颜如粉,荀令 风流坐有香,若与 潘生 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⒉指美男子受到妇女爱慕。唐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诗:“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参见“掷果潘安”。
    • 8.
      望梅释义:⒈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柳永,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⒉犹言望梅止渴。
    • 9.
      栋梁材释义: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 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材。唐 杜甫《双枫浦》诗:“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江西 某太守将伐古树,有客题诗於树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復清荫覆緑苔。’”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二:“我们对于青年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就像培植树木一样,只要充分给予以阳光和养分,免受风害虫灾,它自会成为栋梁之材。”
    • 10.
      棘茨释义:荆棘蒺藜。宋 苏轼《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宋 苏辙《祭张宫保文》:“公守 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
    • 11.
      民谚释义:民间谚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12.
      玉仙释义:⒈仙女,美女。 唐 杜牧《瑶瑟》诗:“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 湘水 彻明寒。”唐 刘兼《春夜》诗:“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闋。”⒉道观名,即 玉仙观。故址在今 开封市。宋 苏轼《安国寺寻春》诗:“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 洪福 花如海。”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吕希哲《家塾记》:玉仙观,在京城 宣化门 外。”⒊道教称食骞树之叶而成仙者。《云笈七籤》卷八:“月中树名騫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澈如水精瑠璃焉。”⒋花名。元好问《台
    • 13.
      生犀释义:⒈活犀牛。 《汉书·王莽传上》:“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元和 元年春正月,中山王 焉 来朝。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李贤 注引 刘欣期《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⒉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⒊借指劲兵。唐 陆龟蒙《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
    • 14.
      简书释义: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朱熹 集传:“简书,戒命也。”《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 邢 以从简书。”《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翳 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唐 钱起《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诗:“谩説简书催物役,遥知心赏缓王程。”宋 王安石《答林中舍启》二:“去德不远,向风诚勤,日有简书之烦,久无竿牘之献。”清 恽敬《北山说》:“今日简书曰某也
    • 15.
      血指释义:手指出血。谓不善其事。宋 黄庭坚《寄馀干徐隐甫》诗:“遥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参见“血指汗颜”。
    • 16.
      衆雏释义:⒈众多幼小的鸟。 汉 祢衡《鹦鹉赋》:“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三国 魏 曹植《鹦鹉赋》:“岂余身之足惜,怜众鶵之未飞。”⒉借指诸稚子。唐 权德舆《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诗:“遥知大宫膳,应与众雏嬉。”唐 杜甫《彭衙行》:“众雏烂熳睡,唤起霑盘飱。”
    • 17.
      遥识释义:遥知。
    • 18.
      鲁语释义:⒈宋 时 蜀 人用以称中原语音。宋 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自注:“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自注:“蜀 人以中原语音为鲁语。”⒉指《论语》。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追远之説,鲁 语存焉。”按,《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说。

遥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雏释义:⒈亦作“眾鶵”。众多幼小的鸟。汉 祢衡《鹦鹉赋》:“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三国 魏 曹植《鹦鹉赋》:“岂余身之足惜,怜众鶵之未飞。”⒉借指诸稚子。唐 权德舆《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诗:“遥知大宫膳,应与众雏嬉。”唐 杜甫《彭衙行》:“众雏烂熳睡,唤起霑盘飱。”
    • 2.
      八部释义:⒈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⒉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⒊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
    • 3.
      冻雪释义:犹冰雪。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唐 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 4.
      哑咤释义:象声词。多以摹状鸟声或人语嘈杂声。宋 欧阳修《啼鸟》诗:“黄鸝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 鲁 语。”
    • 5.
      国寳释义:⒈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 注:“国寳,谓甗磬。”唐 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 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⒉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 自 鄆 入京师,末帝 闻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⒊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 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
    • 6.
      拥髻释义: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旧题 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 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宋 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 通德 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明 徐渭《燕子楼》诗:“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 7.
      掷果释义:⒈亦作“掷菓”。谓妇女对美男子表示爱慕。唐 张鷟《游仙窟》:“巧知娘子意,掷菓到渠边。”《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 俊俏颜如粉,荀令 风流坐有香,若与 潘生 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⒉指美男子受到妇女爱慕。唐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诗:“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参见“掷果潘安”。
    • 8.
      望梅释义:⒈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柳永,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⒉犹言望梅止渴。
    • 9.
      栋梁材释义: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 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材。唐 杜甫《双枫浦》诗:“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江西 某太守将伐古树,有客题诗於树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復清荫覆緑苔。’”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二:“我们对于青年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就像培植树木一样,只要充分给予以阳光和养分,免受风害虫灾,它自会成为栋梁之材。”
    • 10.
      棘茨释义:荆棘蒺藜。宋 苏轼《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宋 苏辙《祭张宫保文》:“公守 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
    • 11.
      民谚释义:民间谚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12.
      玉仙释义:⒈仙女,美女。 唐 杜牧《瑶瑟》诗:“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 湘水 彻明寒。”唐 刘兼《春夜》诗:“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闋。”⒉道观名,即 玉仙观。故址在今 开封市。宋 苏轼《安国寺寻春》诗:“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 洪福 花如海。”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吕希哲《家塾记》:玉仙观,在京城 宣化门 外。”⒊道教称食骞树之叶而成仙者。《云笈七籤》卷八:“月中树名騫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澈如水精瑠璃焉。”⒋花名。元好问《台
    • 13.
      生犀释义:⒈活犀牛。 《汉书·王莽传上》:“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元和 元年春正月,中山王 焉 来朝。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李贤 注引 刘欣期《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⒉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⒊借指劲兵。唐 陆龟蒙《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
    • 14.
      简书释义: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朱熹 集传:“简书,戒命也。”《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 邢 以从简书。”《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翳 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唐 钱起《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诗:“谩説简书催物役,遥知心赏缓王程。”宋 王安石《答林中舍启》二:“去德不远,向风诚勤,日有简书之烦,久无竿牘之献。”清 恽敬《北山说》:“今日简书曰某也
    • 15.
      血指释义:手指出血。谓不善其事。宋 黄庭坚《寄馀干徐隐甫》诗:“遥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参见“血指汗颜”。
    • 16.
      衆雏释义:⒈众多幼小的鸟。 汉 祢衡《鹦鹉赋》:“匪餘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三国 魏 曹植《鹦鹉赋》:“岂余身之足惜,怜众鶵之未飞。”⒉借指诸稚子。唐 权德舆《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诗:“遥知大宫膳,应与众雏嬉。”唐 杜甫《彭衙行》:“众雏烂熳睡,唤起霑盘飱。”
    • 17.
      遥识释义:遥知。
    • 18.
      鲁语释义:⒈宋 时 蜀 人用以称中原语音。宋 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自注:“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宋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自注:“蜀 人以中原语音为鲁语。”⒉指《论语》。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追远之説,鲁 语存焉。”按,《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说。

遥知造句

1.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希望我们的友情经得起时间考验。

2.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他相处久了才知道他的真正价值。

3.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遥知马力;路坎须跨跃;路远防风雨;路近静心怡。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无分文。遥知兄弟等高处,摸遍全身也没钱。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在天堂,大家齐聚少一人。

8.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11.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12.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3.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边插茱萸少一人。

15.当今世界,哪个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遥知(yao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遥知是什么意思 遥知读音 怎么读 遥知,拼音是yáo zhī,遥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遥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