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国 [yíng guó]
1. 宋恭帝降元封瀛国公,省称“瀛国”。
瀛国 引证解释
⒈ 宋恭帝 降 元 封 瀛国公,省称“瀛国”。
引《宋史·瀛国公纪论》:“瀛国 四岁即位,而天兵渡 江,六岁而羣臣奉之入朝。”
清 曹寅 《避热》诗之十:“瀛国 儿材未足讥, 温公 再继斩孙枝。”
瀛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块肉释义:⒈指亲生独子或遗孤。宋 祥兴 二年,元 兵攻陷 厓山,陆秀夫 背幼帝 赵昺 跳海死。帝母 杨太后 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 赵氏 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瀛国公纪》。元 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⒉指胎儿。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父官司马,陷於仇……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 2.
攒所释义:暂时安葬之所。《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谢枋得 ﹞是月朔日至 燕,问太后攒所及 瀛国公 所在,再拜慟哭。”参见“攒宫”。
- 3.
李师师释义:宋 代 汴京 名妓。相传其幼年曾为尼,俗称佛弟子为师,故名。名士 周邦彦 多与来往。宋徽宗 曾微服屡访其居,后入宫封为 瀛国夫人,靖康 后流落南方。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道君 幸 李师师 家,偶 周邦彦 先在,焉知 道君 至,遂匿於牀下。”《宣和遗事》前集:“李师师 见 贾奕 气倒,则得傍前急救。须臾甦醒。”
- 4.
溢额释义:超额。 《宋史·瀛国公纪》:“壬午,削诸班直溢额人。”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马默》:“宋 制 沙门岛 罪人有定额,官给粮者纔三百人,溢额则粮不赡,且地狭难容,每溢额,则取其人投入海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外面的营里都是缺额的,差不多照例只有六成勇额;到了京城的神机营,却一定溢额的,并且溢的不少。”
- 5.
瀛国释义:宋恭帝 降 元 封 瀛国公,省称“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