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成汤 成汤的意思
chéngtāng

成汤

简体成汤
繁体成湯
拼音chéng tāng
注音ㄔㄥˊ ㄊ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tāng shāng,(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基本含义

指古代商朝的第一位君王成汤,泛指有德行的君主。

成汤的意思

成汤 [chéng tāng]

1. 亦作“成商”。

成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成商”。 商 开国之君。 契 的后代, 子 姓,名 履,又称 天乙。夏桀 无道, 汤 伐之,遂有天下,国号 商,都于 亳。

《书·仲虺之诰》:“成汤 放 桀 于 南巢,惟有慙德。”
孔 传:“汤 伐 桀,武功成,故以为号。”
陆德明 释文:“汤 伐 桀,武功成,故号 成汤 ;一云:成,謚也。”
《逸周书·史记》:“成商 伐之, 有洛 以亡。”
朱右曾 校释:“成商,成汤 也。”


国语词典

成汤 [chéng tāng]

⒈ 商的开国君主。契之后,名履。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在位三十年(西元前1783~前1754)​崩。


成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亳王释义:古代 西戎 君主的名号。《史记·秦本纪》:“寧公 二年,公徙居 平阳。遣兵伐 荡社。三年,与 亳 战,亳王 奔 戎,遂灭 荡社。”司马贞 索隐:“西戎 之君号曰 亳王,盖 成汤 之胤。其邑曰 荡社。”
    • 2.
      前好释义:⒈以前的友好关系。《左传·成公十一年》:“秋,宣伯 聘於 齐,以修前好。”杜预 注:“以前之好。”三国 魏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离絶以来,於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⒉前人的喜好。《国语·周语中》:“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 注:“前好,先王之好。”汉 扬雄《羽猎赋序》:“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舜、成汤、文王 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故聊因《校猎赋》以风之。”
    • 3.
      北殷释义:复姓。 相传为 成汤 之后。见《史记·殷本纪论》及 司马贞 索隐。
    • 4.
      号色释义:旗号服色。明 于谦《议处走回人口疏》:“即令何处屯驻,其人马号色是何种类。”《封神演义》第三九回:“一声炮响,七十里望见 岐山,一支人马,乃 成汤 号色。”
    • 5.
      周武释义:即 周武王。《左传·昭公四年》:“周武 有 孟津 之誓廩。”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周武 有散财发廩表閭之义。”《文选·陆倕<石阙铭>》:“似 夏 民之附 成汤,殷 士之窥 周武。”李善 注引《帝王世纪》:“商容 及 殷 人观 周 军之入,见 武王 至,殷 人曰:是吾新君也。”
    • 6.
      夏社释义:夏后氏 的社宫。《史记·封禅书》:“其后三世,汤 伐 桀,欲迁 夏 社,不可,作《夏社》。”《竹书纪年》卷上:“﹝ 殷商、成汤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始屋 夏 社。”
    • 7.
      大濩释义:周 代乐舞之一。相传为 成汤 时作。
    • 8.
      天乙释义:即 成汤。
    • 9.
      府首释义: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汉书·律历志下》:“《殷历》曰:当 成汤 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朔旦冬至,终六府首。”颜师古 注:“府首即蔀首。”
    • 10.
      成商释义:见“成汤”。
    • 11.
      格天释义:感通上天。语本《书·君奭》:“在昔 成汤 既受命,时则有若 伊尹,格于皇天。”晋 葛洪《抱朴子·务正》:“故 元 凯 之佐登,而格天之化洽。”宋 张元干《瑶台第一层》词:“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 魏 分疆。”明 唐顺之《廷试策一道》:“臣闻保民所以格天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九十生子,曾未前闻,乃翁之所以格天,与天之所以报翁。”
    • 12.
      灾兵释义:亦作“烖兵”。兵灾。战争的灾难。《周礼·春官·小祝》:“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后汉书·寇荣传》:“顾陛下思 帝尧 五教在宽之德,企 成汤 避远谗夫之诫,以寧风旱,以弭灾兵。”
    • 13.
      烹字成汤释义:1、字面意思:把文字烹制成汤。2、比喻义:形容很有文采,写成的文章如同美味的心灵茶汤。
    • 14.
      猗那释义:⒈柔美、盛美貌。⒉《诗·商颂·那》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乐歌。首句是“猗与那与”,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⒊表示赞美之辞。
    • 15.
      祝网人释义:指 成汤。
    • 16.
      禁御释义:⒈禁止;制止。 《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汉 桓宽《盐铁论·错币》:“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后汉书·朱暉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⒉指禁止奸盗等犯罪活动的措施和效果。《新唐书·陆贽传》:“视姦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⒊同“禁籞”。汉 扬雄《羽猎赋》序:“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舜、成汤、文王 三驱之意。”唐
    • 17.
      秘祝释义:秦 代司祈祝之官。汉 初因之,至 文帝 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过於下。”张守节 正义:“谓有灾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於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祕祝之官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祕。”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祕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宋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祕祝,侍臣来乞丰年
    • 18.
      训祀释义:指有关祭祀时牺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数礼有常法的训诫。语本《书·高宗肜日》:“高宗 祭 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
    • 19.
      议驳释义:⒈亦作“议駮”。 议论错杂不一。汉 王充《论衡·异虚》:“高宗 祭 成汤 之庙,有蜚雉升鼎而雊。祖己 以为远人将有来者,説《尚书》家谓雉凶,议駮不同。”⒉提出异议,予以驳回。《光绪政要》:“﹝二年,﹞特派 胡瑞澜 提讯。嗣据该侍郎仍照原拟具奏,经刑部以情节岐异议驳。”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否则交部议奏时,我必议驳。”
    • 20.
      长发释义:⒈久已显现。《诗·商颂·长发》:“濬哲维 商,长发其祥。”郑玄 笺:“深知乎维 商 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⒉《诗·商颂》篇名。诗中歌颂 商 汤 的祖先和建立 商 朝的 成汤,谓自 契 以来已有受命的祯祥。后用作歌颂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国长久的典故。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属诞弥之令旦,履长发之嘉祥。”⒊清 统治阶级对太平军的称呼。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禀曾国藩等》:“斩关而入,生擒长髮八十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事情是好多年了,只怕还是初平长髮军时的事呢。”参见“

成汤(chengt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成汤是什么意思 成汤读音 怎么读 成汤,拼音是chéng tāng,成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成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