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尸骸 尸骸的意思
shīhái

尸骸

简体尸骸
繁体屍骸
拼音shī hái
注音ㄕ ㄏ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死人的身体。【组词】:尸体。尸骸。僵尸。借尸还魂。(2) 〔尸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尸尸素餐,“尸尸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hái,(1) 骨头。【组词】:骸骨。尸骸。(2) 身体。【组词】:病骸。残骸。

基本含义

指尸体的遗骸,也比喻残骸、破败的景象。

尸骸的意思

尸骸 [shī hái]

1. 即“尸骨”

[ skeleton of a corpse; ]

2. 指尸体。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记念刘和珍君》

[ corpse; ]

尸骸 引证解释

⒈ 犹尸体。

《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县尹 邱恢 ﹞将 刘元八 病死妻 陈氏 庆一 违例开棺检验,暴露尸骸。”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后,你将我尸骸暴露休埋葬。”

⒉ 指形状、样子。含贬意。犹尸体。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萧三 《放下锄头,拿起刀枪》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枪!”


国语词典

尸骸 [shī hái]

⒈ 人或动物死后所留下来的骨骸。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我军亡在旦夕,我尸骸不知落何处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昨夜在后园中游赏,被虎扑了去,至今没寻尸骸处。」

尸骨 死尸


尸骸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尸体释义: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
    • 2.
      尸骨释义:⒈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尸骨无存。⒉借指尸体:尸骨未寒(指人刚死不久)。
    • 3.
      死尸释义:人的尸体。
    • 4.
      骸骨释义:人的骨头(多指尸骨)。

尸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人坑释义:谓丛葬尸骸之处。宋 王巩《甲申杂记》:“熙寧 八年,饿莩无数,作万人坑。”《人民日报》28:“这四华里长的‘万人坑’,盛不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封建把头的罪和恶,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
    • 2.
      体骸释义:躯壳;尸骸。
    • 3.
      凶祲释义:灾害。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立义冢》:“甚或年遭凶祲,疫癘大作,尸骸枕藉道路,填委沟壑,而臭彻地天者。”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完善之地已形觅食之艰,凶祲之区难免流离之祸。”
    • 4.
      好好释义:⒈喜悦貌。《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毛 传:“好好,喜也。”⒉犹认真,努力。唐 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鉤。”《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文王 曰:‘上啟母,善保岁寒,好好将息,切莫生忧。’”《水浒传》第三七回:“那梢公喝道:‘你三个好好商量,快回我话。’”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⒊形容很好,完好。《水浒传》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餘,尸骸如何兀是好好地?”清 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把好好东西都丢一地,可惜,可惜!”《儒林外史》第九回:“船家道:‘好好的一
    • 5.
      婚宦释义:结婚与作官。《宋书·郑鲜之传》:“文皇帝 以 东关 之役,尸骸不反者,制其子弟,不废婚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年登婚宦,暴慢日滋。”宋 苏轼《与刘宜翁书》:“某齠齓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 6.
      形像释义:⒈见“形象”。⒉形骸,尸骸。
    • 7.
      惊急烈释义:同“惊急力”。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他兴云雾,片时来,动风雨,满尘埃,则怕惊急烈一命丧尸骸。”
    • 8.
      断香零玉释义:比喻女子的尸骸。
    • 9.
      暴骸释义:⒈暴露尸骸。《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为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清 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无愁。”⒉指暴露的尸骸。《新唐书·僖宗纪》:“﹝ 乾符 三年﹞三月,葬暴骸。”
    • 10.
      曝尸释义:暴露尸骸。
    • 11.
      曹娥释义: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会稽典录》。
    • 12.
      枕尸释义:谓尸骸狼藉。
    • 13.
      枕骸释义:犹言尸骸枕藉。
    • 14.
      枯胔释义:腐烂的尸骸。
    • 15.
      枯骨朽脊释义:指暴露于野外无主的尸骸。
    • 16.
      枯骴释义:肉未烂尽的尸骸。亦泛指尸骸。
    • 17.
      枯骸释义:尸骸;枯骨。
    • 18.
      浇洗释义:冲洗。 王统照《这时代》诗:“这时代,火与血浇洗着城市与乡村的尸骸。”
    • 19.
      萑苻释义:⒈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 多盗,取人於 萑苻 之泽。”杜预 注:“萑苻,泽名。於泽中劫人。”一说,凡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见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后以称盗贼出没之处。明 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盗息萑苻,净扫鼪鼯之跡;讼清枳棘,坐消雀鼠之风。”清 招广涛《募兵》诗:“不见萑苻中,流劫日纵横。”⒉指盗贼;草寇。《明史·李俊传》:“尸骸枕籍,流亡日多,萑苻可虑。”沉昌眉《和弟》:“攫人无魑魅,御人无萑苻。”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在宣布独立以后,更由萑苻馀孽一变而为 丰
    • 20.
      赦孤释义:指旧时 北京 普济堂、育婴堂 每年清明收殓无主尸骸、度荐亡魂的活动。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赦孤》:“两堂清明日检拾暴露骸骨及幼殤小儿殮葬,或化而瘞之,復延僧众施食度荐,名曰赦孤。”

尸骸(shih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尸骸是什么意思 尸骸读音 怎么读 尸骸,拼音是shī hái,尸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尸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