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据 [rén jù]
1. 人之所凭依,指人赖以生存的事物。《庄子·寓言》:“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成玄英疏:“夫星历度数,玄象丽天;九州四极,人物依据。”一说为人所占据,指邦国地域。参阅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人据 引证解释
⒈ 人之所凭依,指人赖以生存的事物。一说为人所占据,指邦国地域。参阅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
引《庄子·寓言》:“天有歷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
成玄英 疏:“夫星历度数,玄象丽天;九州四极,人物依据。”
人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帅释义:偏军之统帅。《后汉书·滕抚传》:“乃建年号,置百官,遣别帅 黄虎 攻没 合肥。”《周书·窦炽传》:“时 葛荣 别帅 韩娄、郝长 众数万人据 蓟城 不下。”
- 2.
南家释义:⒈南面邻近的人家。⒉金人据北方,称宋人为南家。
- 3.
天怪释义:云气的不正常变化。 古人据以测吉凶。
- 4.
岷益释义:古代泛指 四川 北部地区。岷,指 岷(汶)山郡;益,指 益州。晋 陆机《辩亡论下》:“魏 人据中 夏,汉 氏有 岷益,吴 制 荆 杨 而奄 交 广。”《南史·明僧绍传》:“泰始 季年,岷 益 有山崩,淮水 竭 齐郡。”
- 5.
张雷释义:晋 张华、雷焕 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 丰城 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 6.
杨家将释义:文艺作品中塑造的 北宋 杨业、佘太君、杨延昭、杨宗保、穆桂英 等祖孙数代男女英雄艺术群像。 据《宋史·杨业传》,杨 家一门忠勇,父、子、孙相继守边,抗 辽 保 宋,尤以 业、延昭、文广 功勋卓著,受广大人民崇敬。后人据史演义,在戏曲、小说中逐渐丰富其形象,美称为“杨家将”。
- 7.
梦溪释义:⒈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沉括故宅所在地。⒉近人据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十一、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十二,谓梦溪在丹徒县朱方门东。⒊《梦溪笔谈》的省称。
- 8.
百团大战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2月5日结束,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攻克敌人据点2 993个,歼灭日、伪军43,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5 800多支和其他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破坏铁路470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此役由彭德怀指挥,出动兵力100多个团,故名。
- 9.
紫阳书法释义:南宋 朱熹 与其门人据 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 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撰《通鉴纲目》一书。意在用《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资治通鉴》对 三国 史事,据 曹魏 纪年,朱熹 改据 蜀汉 纪年,以宣扬正统观念。朱熹 别名 紫阳,故称其笔法为“紫阳书法”。书法,指史笔。《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堪嘆 黄权 惜一死,紫阳 书法不轻饶。”
- 10.
羁轭释义:亦作“羈厄”。束缚;控制。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羈軛。”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美国 之革命,以三百万人据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与 英国 苦战八年,乃得脱 英 之羈厄而独立。”
- 11.
赵五娘释义:民间传说 汉 时 赵五娘 丈夫 蔡伯喈 赴京赶考,她挑起家庭重担,任劳任怨。后公婆双亡,恰值荒年,她又卖发葬亲,全贞尽孝;千里迢迢,赴京寻夫。南宋 时,有人据此写成剧本《赵贞女》,明 高明 改作《琵琶记》。长期以来,赵五娘 已成为勤劳、善良、贤惠、孝顺的妇女的典型。《醒世姻缘传》引起:“父母在堂,那儿子必定多在外,少在裡,委曲体贴,全要一个孝顺媳妇支持。赵五娘 説的好:‘怕污了他的名儿,左右与他相回护。’岂不是有了贤妻,方可父母俱存得住?”清 陈皋谟《笑倒·画公婆的手段》:“娘子贤哲,可胜 赵五娘。”清
- 12.
邪膳释义:不合标准的膳食。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 13.
镇城释义: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周书·梁椿传》:“别攻 阎韩镇,斩其镇城 徐卫。”《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二年》:“齐 镇城 伏敬远 勒甲士二千人据东城,举烽严警。”胡三省 注:“镇城,即防城大都督之任。”
- 14.
阇婆婆达释义:亦称“闍婆达”。亦称“闍婆”。古国名。地在今 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 或 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闍婆婆达国,元嘉 十二年,国王 师黎婆达陁阿罗跋摩 遣使奉表。”《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闍婆达国”。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梵僧 菩萨胜 又言:‘闍婆国 中有飞头者,其人目无瞳子,聚落时有一人据。’”《宋史·外国传五·闍婆》:“闍婆国 在南海中。其国东至海一月,汎海半月至 崑崙国。”
- 15.
隳頽释义:⒈衰败;毁败。唐 白居易《短歌行》之一:“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頽。”宋 欧阳修《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见国家纲纪隳頽,法令宽弛,赏罚不立,善恶不分,体弱势危,可忧可惧。”⒉消失;消沉。宋 司马光《和景文议交绝句》:“邇来友义渐隳頽,直谅多闻贵不回。”明 梁辰鱼《浣纱记·放归》:“寡人据于蒺藜,入于幽谷,颜色憔悴,志气隳頽。”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