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奴 [hēi nú]
1. 黑人奴隶。亦为欧美殖民主义者对黑种人的蔑称。
黑奴 引证解释
⒈ 黑人奴隶。亦为 欧 美 殖民主义者对黑种人的蔑称。
引清 黄遵宪 《樱花歌》:“欧 西诸大日逞强,渐剪黑奴及黄种。”
严复 《原强》:“而黑种最下, 亚非利加 及绕赤道诸部,所谓黑奴是已。”
国语词典
黑奴 [hēi nú]
⒈ 卑为奴隶的黑种人。欧美诸国过去多将黑种人视为奴隶,并可自由买卖,十九世纪美国总统林肯主张禁止,引起南北战争,黑奴因此而得解放。
黑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庆寿释义:祝寿,庆祝诞辰。 《宋史·高宗纪七》:“﹝ 绍兴 ﹞十九年,正月甲申朔,以皇太后年七十,帝诣 慈寧殿 行庆寿礼。”欧阳予倩《黑奴恨》第二场:“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一早起来就给你爸爸庆寿。”
- 2.
捕逐释义:追捕。 唐 元稹《唐庆万年县令》:“是以前代惟京令得与御史丞分进道路,以其捕逐之急也。”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论海疆事宜……有巡海封口,追还海舶、捕逐海盗以及禁贩黑奴之款。”
- 3.
斑鸠琴释义:斑鸠琴,又称五弦琴,在吉他还未插电的时代,是节奏组的常客。 它并非美国传统乐器,最早源自非洲,叫做”Xalam”,由西非随黑奴传入美洲,为一长劲拨弦。常用于民谣与爵士的演奏中。十九世纪后逐渐被广泛运用,经过些许的变革后,成了新奥尔良爵士乐的要角。斑鸠琴手刷着和弦,让铜管乐器尽情发挥,看起来低调,却是美国早期南方音乐不可或缺的因子。少了它,早期音乐里那股“岁月”的气味就没了。
- 4.
欧阳予倩释义:(1889-1962)演员,戏剧家。湖南浏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编导。1929年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时期任广西艺术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和中国舞协主席。有话剧剧本《桃花扇》、《黑奴恨》;电影剧本《玉洁冰清》、《天涯歌女》;论著《自我演剧以来》、《电影半路出家记》等。
- 5.
种植园奴隶制释义:指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农场制度。 早期使用白人契约奴,后以西欧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代替。从事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生产。该奴隶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颁布后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