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馆主 馆主的意思
guǎnzhǔ

馆主

简体馆主
繁体館主
拼音guǎn zhǔ
注音ㄍㄨㄢˇ ㄓ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ǎn,(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组词】:宾馆。旅馆。馆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组词】:大使馆。领事馆。(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组词】:茶馆。照相馆。(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组词】: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组词】:家馆。蒙馆。坐馆。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基本含义

馆主指的是拥有、管理、负责某个场所或机构的主人或负责人。

馆主的意思

馆主 [guǎn zhǔ]

1. 唐时总领弘文馆、修文馆等馆务的高级官员。

馆主 引证解释

⒈ 唐 时总领弘文馆、修文馆等馆务的高级官员。

《旧唐书·职官志二》:“﹝弘文馆﹞馆中有四部书及图籍,自 垂拱 已后,皆宰相兼领,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馆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假馆释义:⒈借用馆舍。《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於 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於门。”赵岐 注:“假馆舍,备门徒也。”⒉引申指作客旅居。宋 张耒《别梅》诗:“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清 昭槤《啸亭续录·刘凤诰》:“公性豪宕,少假馆 蒋司马 元益 宅。”
    • 2.
      弘文馆释义:唐 武德 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 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 李弘 名,改曰昭文馆。玄宗 开元 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 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 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 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
    • 3.
      昭文馆释义:官署名。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 垂拱 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 承 唐 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 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 4.
      李大钊释义:(1889—192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学者、诗人。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编辑《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论文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并同改良主义思想作斗争。1920年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对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 5.
      说话人释义:⒈唐 宋 以来对说书人的称谓。 明 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试今説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市井间有杂伎艺,其中有‘説话’,执此业者曰‘説话人’。”⒉介绍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当初进她家的门,咱就同说话人敲得响明:她娘俩日后,不能干涉咱的积极性儿。”
    • 6.
      近状释义:犹近况。 《广陵潮》第六七回:“ 云麟 一面説,一面坐向窗下,真个凝神壹志,将 扬州 近状写得十分详细。” 惜红馆主 《续啼笑因缘》第十五回:“ 密斯何 要问她的近状,可是连我也想探听咧。”

馆主(guan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馆主是什么意思 馆主读音 怎么读 馆主,拼音是guǎn zhǔ,馆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馆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