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翘翘 翘翘的意思
qiàoqiào

翘翘

简体翘翘
繁体翹翹
拼音qiào qiào
注音ㄑㄧㄠˋ ㄑㄧㄠˋ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ào qiáo,(1) 一头向上仰起。【组词】:翘尾巴。翘辫子(死)。

qiào qiáo,(1) 一头向上仰起。【组词】:翘尾巴。翘辫子(死)。

基本含义

形容高高挺立或翘首企盼的样子。

翘翘的意思

翘翘 [qiào qiào]

1. 出群貌。

2. 高而危殆貌。

3. 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 上举貌。

5. 众多貌。

7. 企盼貌。

翘翘 引证解释

⒈ 出群貌。参见“翘楚”。

晋 潘岳 《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唐 刘禹锡 《吕君集纪》:“然煌煌翘翘,出乎其类,终为伟人者,几希矣。”
明 宋濂 《东溟日公碑铭》:“翘翘苍松,挺出于荆榛之上者,非其类也耶?”

⒉ 高而危殆貌。

《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毛 传:“翘翘,危也。”

⒊ 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汉 张衡 《东巡诰》:“帝曰:咨。予不材,为天地主,慄慄翘翘,百僚万几,心不谓矣。”
汉 张衡 《东京赋》:“常翘翘以危惧,若乘奔而无轡。”

⒋ 上举貌。

唐 李德裕 《孔雀尾赋》:“况復德輶如毛而轻举,福轻乎羽而莫载,何必负斯尾之翘翘,冒长途而效爱。”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幞头垂脚不垂脚》:“此郎乃垂下翘翘之尾,果获抚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赠绣履一鉤……受而视之,翘翘如解结锥。心甚爱悦。”

⒌ 众多貌。

《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翘翘为众多之貌。”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之八:“旍弓騂騂,舆马翘翘。”

⒍ 企盼貌。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有缘自然会,不待心翘翘。”
《旧唐书·薛登传》:“希润身之小计,忘臣子之大猷,非所以报国求贤,副陛下翘翘之望者也。”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日希明府一言一顾,以为光价,有未获者,盖翘翘焉。”
明 高启 《风树操》:“朝风之飘飘兮,维树之摇摇兮,吾思亲之翘翘兮。”


国语词典

翘翘 [qiào qiào]

⒈ 高而错杂。

《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⒉ 危险。

《诗经·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⒊ 远。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

⒋ 出群。

《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


翘翘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出众释义:超出众人:成绩出众。

翘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友朋释义:朋友。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晋 陆机《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明 袁宏道《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瞿秋白《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 2.
      旌弓释义:亦作“旍弓”。 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晋 刘琨《答卢湛》诗:“旍弓騂騂,舆马翘翘。”《魏书·高允传》:“臣东野凡生,本无宦意,属休延之会,应旌弓之举,释褐凤池,仍参麟阁,尸素官荣,妨贤已久。”
    • 3.
      朝议释义:⒈谓在朝中议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清 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有朝议之公,有舆论之详,易矣而实难。”⒉指朝廷的评议、决议。晋 潘岳《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宋 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淳祐 辛亥,郑丞相 清之 当国,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清 李清《三垣笔记》上:“朝议以国计不足,暂借民间房租一年,於是怨声沸京城,呼 崇禎 为重徵。”⒊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隋,
    • 4.
      柱夫释义:草名。俗名野蚕豆、红花菜、翘翘花。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 5.
      翘弓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杜预 注:“古者聘士以弓。”后因以“翘弓”为礼聘贤才的典实。南朝 陈 周弘让《与徐陵荐方圆书》:“脱能登此仄陋,纶言是属,翘弓远賁,则山谷咸劝,足令廉风復振,懦夫能立。”参见“翘车”。
    • 6.
      翘板释义:一种活动器械,木板中部用东西固定,两头可上下起落,多供儿童游戏玩耍。也叫翘翘板、压板。
    • 7.
      翘楚释义:《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郑玄注:“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医中翘楚。
    • 8.
      翘翘释义:⒈出群貌。晋 潘岳《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唐 刘禹锡《吕君集纪》:“然煌煌翘翘,出乎其类,终为伟人者,几希矣。”明 宋濂《东溟日公碑铭》:“翘翘苍松,挺出于荆榛之上者,非其类也耶?”参见“翘楚”。⒉高而危殆貌。《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毛 传:“翘翘,危也。”⒊引申为惶恐谨慎貌。汉 张衡《东巡诰》:“帝曰:咨。予不材,为天地主,慄慄翘翘,百僚万几,心不谓矣。”汉 张衡《东京赋》:“常翘翘以危惧,若乘奔而无轡。”⒋上举貌。唐 李德裕《孔雀尾赋》:“况
    • 9.
      翘车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后因谓礼聘贤士的车子为“翘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翘车之招;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吕延济 注:“翘车,使车也。”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以举才为首务。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巖藪。”《周书·沉重传》:“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前蜀 韦庄《寄从兄遵》诗:“江上清风正钓鱸,九重天子梦翘车。”
    • 10.
      葛屁释义:葛屁——死翘翘,昏倒了的意思。
    • 11.
      车乘释义:乘坐的车或作战的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诗》曰:‘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杨伯峻 注:“此逸诗……引者之意盖以车乘指 齐桓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相见。”《后汉书·蔡邕传》:“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餘两,填塞街陌。”《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操 兵抵敌不住,弃寨而走。车乘、浮桥,尽被烧毁。”
    • 12.
      风雨飘摇释义: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宋 范成大《送文处厚归蜀类试》诗:“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鬢欲丝。”明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孺允 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续范亭《由两句诗谈起》:“他支持了多少的树枝与花叶。当风雨飘摇的时候,他是坚不动摇的,因为他有坚硬性。”亦作“风雨漂摇”、“风雨飘颻”。唐 李华《二孝赞》:“风雨漂摇,支体鳞皴。”清 钱谦益《<孙楚惟诗稿>序》:“释晨昏温凊之忧,而怀风雨漂摇之惧。”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
    • 13.
      鸮音释义:⒈鸮鸟的恶声。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鴞,恶声之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鴞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后引申为恶人的恶习。⒉《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嘵嘵。”按,此小诗序曰:“《鴟鴞》,周公救乱也。”故后用“鴞音”指辛勤谨慎,去巩固政权。

翘翘(qiaoq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翘翘是什么意思 翘翘读音 怎么读 翘翘,拼音是qiào qiào,翘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翘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