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费 [zī fèi]
1. 费用。
资费 引证解释
⒈ 费用。
引《后汉书·刘虞传》:“旧 幽 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 青 冀 赋调二亿有餘,以给足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嬪御已多,一旬之中,资费盈万,岂可更剥肤取髓,强娱耳目。”
资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获已释义:不得已。《后汉书·独行传·严授》:“﹝ 张显 ﹞蹙令进,授 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 身被十创,殁於阵。”《新唐书·沉既济传》:“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妾兄 郑相 幼子 恒,年今二十,郑相 以亲见属,故相不获已,以 鶯 许之 恒。”清 王韬《淞隐漫录·田荔裳》:“若以非礼相干,虽死非所闻命……如不获已,焰坑血湖,刀山剑岭,皆我毕命所也,一任处置,何足惧哉!”
- 2.
何则释义: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歟?”县解《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係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宪政之成立,深如 北京
- 3.
资费释义:指电信、邮政等方面的费用:调整电话资费。
- 4.
邮资研究释义:指对邮政资费的制定、构成、标准。
- 5.
隔夜价释义:隔夜价指假设工程在“一夜之间”就建设完成,而不考虑在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利息等融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