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春天 春天的意思
chūntiān

春天

简体春天
繁体
拼音chūn tiān
注音ㄔㄨㄣ ㄊ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基本含义

形容春天气候温暖,花朵盛开的景象。

春天的意思

春天 [chūn tiān]

1. 冬天到夏天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是从三月的春分到六月的夏至。

[ spring; ]

3. 包含三、四、五月的季节。

春天 引证解释

⒈ 春季。

唐 杜甫 《白丝行》:“春天衣著为君舞,蛺蝶飞来黄鸝语。”
清 徐昭华 《舟泊垂虹桥重繙吴江闺秀诗有感》诗:“美人不在桥边住,盻作春天一段红。”
魏巍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在祖国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在这儿一切还留着冬季的容貌。”

⒉ 喻温暖和希望。

袁静 《伏虎记》第五四回:“第三个节目是小秀才 李进 的朗诵诗:《战士心里的春天》。”

⒊ 喻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时代。

柯岩 《奇异的书简》:“让我们祝愿他们在科学的春天里向着科学的高峰顽强攀登吧!”


国语词典

春天 [chūn tiān]

⒈ 春季,四季之首。

《红楼梦·第六六回》:「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
《老残游记·第一回》:「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

⒉ 比喻最美好、光明、璀璨的日子。

如:「虽然彼此相处只有短短数日,却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春天。」


春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春季释义: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见〖四季〗。

春天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秋天释义:秋季。

春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庭春雨释义:春天的雨落在庭院里,形容非常好的时节。
    • 3.
      一阳复始释义:指春天又到来了。
    • 4.
      万古长春释义:万古:千年万代,永远。 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 5.
      万物争春释义:世间万物都在争夺春光,享受春天的美好。
    • 6.
      万物欢欣释义:有春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之意,象征万物复苏,一片繁荣的景象。
    • 7.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8.
      三春晖释义:⒈春天的阳光。喻母爱。唐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暉。”⒉比喻深厚的恩情。《诗刊》1977年第6期:“何当得报三春晖,献给恩人 毛泽东。”
    • 9.
      三暮释义:用来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 10.
      三阳释义:⒈《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⒉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唐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⒊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会稽记》:“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宋 王安石《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参见“三阳开泰”。⒋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 11.
      下乔入幽释义: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幽”。
    • 12.
      不想释义:不料;没想到:春天随便栽了几棵树,不想全都活了。
    • 13.
      不负春光释义:不辜负春天的大好时光。
    • 14.
      不谢释义:⒈不亚于。《晋书·文苑传·左思》:“思 自以其作不谢 班(班固)张(张衡)。”《魏书·于栗磾传》:“烈(于烈)之节概,不谢 金日磾 也。”⒉不凋谢。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⒊不必感谢。钱钟书《围城》九:“至亲不谢,鸿渐 说不出话。”
    • 15.
      两闱释义:⒈借指两个宫廷机构。闱,皇宫寝侧的小门。⒉春闱和秋闱的合称。科举时代考试举人、进士的场叫闱,进士考试在春天,举人考试在秋天,故称。
    • 16.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17.
      丽春释义:⒈美丽的春天。亦比喻词藻华美。⒉花名。
    • 18.
      九十春光释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 19.
      九春三秋释义: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 20.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春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庭春雨释义:春天的雨落在庭院里,形容非常好的时节。
    • 3.
      一阳复始释义:指春天又到来了。
    • 4.
      万古长春释义:万古:千年万代,永远。 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 5.
      万物争春释义:世间万物都在争夺春光,享受春天的美好。
    • 6.
      万物欢欣释义:有春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之意,象征万物复苏,一片繁荣的景象。
    • 7.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8.
      三春晖释义:⒈春天的阳光。喻母爱。唐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暉。”⒉比喻深厚的恩情。《诗刊》1977年第6期:“何当得报三春晖,献给恩人 毛泽东。”
    • 9.
      三暮释义:用来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 10.
      三阳释义:⒈《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⒉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唐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⒊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会稽记》:“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宋 王安石《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参见“三阳开泰”。⒋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 11.
      下乔入幽释义: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幽”。
    • 12.
      不想释义:不料;没想到:春天随便栽了几棵树,不想全都活了。
    • 13.
      不负春光释义:不辜负春天的大好时光。
    • 14.
      不谢释义:⒈不亚于。《晋书·文苑传·左思》:“思 自以其作不谢 班(班固)张(张衡)。”《魏书·于栗磾传》:“烈(于烈)之节概,不谢 金日磾 也。”⒉不凋谢。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⒊不必感谢。钱钟书《围城》九:“至亲不谢,鸿渐 说不出话。”
    • 15.
      两闱释义:⒈借指两个宫廷机构。闱,皇宫寝侧的小门。⒉春闱和秋闱的合称。科举时代考试举人、进士的场叫闱,进士考试在春天,举人考试在秋天,故称。
    • 16.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17.
      丽春释义:⒈美丽的春天。亦比喻词藻华美。⒉花名。
    • 18.
      九十春光释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 19.
      九春三秋释义: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 20.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春天造句

1.春天来了,大自然显出一派春色撩人的景象。

2.全诗借烘云托月之法,不着一“春”字却写尽了春天的万般姿态。

3.硕果累累的金秋胜似百花争艳的春天

4.话剧把我们带回到一九七六年春天,这是使几代中国人绵绵瓜瓞的时刻。

5.春天一到,万丈高楼平地起了,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6.春天,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完美。她生机勃勃,她万紫千红,她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美丽。

7.春天的阳明山,直可用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来形容。

8.万马齐喑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努力去创造百花齐放的文艺春天

9.我的故乡一到春天来临时,到处都盛开着鲜花,云蒸霞蔚,十分怡人。

10.春天像粉刷匠,使大地五颜六色,焕发生机。

11.光阴荏苒,转眼又是春天了。

12.春天的校园很美但秋天的校园美得更加别具一格。

13.你知道,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而春天天气则变化无常。

14.春天各种各样的花开的可真漂亮,就象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15.春天来了,微风轻拂,海棠花正含苞欲放。

16.春天的风吹来,犹如在温声细语的对我说话。

17.公园里布满奇花异草,蝴蝶翩翩起舞,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啊,春天来了。

18.四季无法人为的加以改变,就如一个人无法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急令春天的到来。

19.春光明媚,百花齐放,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20.人们都说春雨如油,可今年春天的雨水也太多了。

春天(chun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春天是什么意思 春天读音 怎么读 春天,拼音是chūn tiān,春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春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