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的意思
liǎngdòng

两栖动物

简体两栖动物
繁体兩棲動物
拼音liǎng qī dòng wù
注音ㄌㄧㄤˇ ㄑㄧ ㄉㄨㄥˋ ㄨ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qī xī,(1) 鸟禽歇宿。【例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2) 居留,停留。【组词】: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栖迟(游息,居住)。(1) 〔栖栖〕形容不安定。(2) 〔栖遑〕a.忙碌不安,到处奔波;b.被迫。均亦作“栖皇”。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基本含义

指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也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具有多种适应能力。

两栖动物的意思

两栖动物 [liǎng qī dòng wù]

1. 习惯于或适应于在陆地和在水中两处都能生活的动物(如某些蛇)或植物。

[amphibian; amphibious animal; amphiphyte; amphibious plant;]

两栖动物 引证解释

⒈ 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和甲,皮肤无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两栖纲中无足目的鱼螈、用尾目的大鲵和无尾目的蟾蜍、青蛙等。


两栖动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栖类释义:即两栖纲。动物学用语。参见“两栖动物”。
    • 2.
      两栖释义:⒈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两栖动物。水陆两栖。两栖作战。⒉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影视两栖明星。
    • 3.
      冬眠释义:也叫冬蛰。休 眠现象的一种。是某些动物对冬季寒冷、食物不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活 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一些哺乳 动物。
    • 4.
      哈士蟆释义:满语音译词。也译作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体长6—7厘米,背面土黄色,有黄色和红色斑点。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中医用作养阴药。
    • 5.
      大鲵释义:也叫娃娃鱼。两栖动物。长60—70厘米。背面棕褐色,有 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口大。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甚短。叫声似小孩啼哭。栖息于山 谷溪水中。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
    • 6.
      小鲵释义:两栖动物,外形像大鲵而较小,尾巴扁,四肢短,牙齿呈V形,生活在水边的草地里。
    • 7.
      树蛙释义:两栖动物,状如青蛙而较小。有金黄色的眼圈,体色随环境而变化。趾的尖端有吸盘,用来攀登树木。生活在树、竹子和芭蕉上面。产于 福建、湖南、广西、四川 等地。
    • 8.
      爬行动物释义:旧称爬虫。脊椎动物的一纲。由古代两栖动物进化而来。身上有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或卵胎生,在陆上繁殖。如蛇、蜥蜴、龟、鳖等。
    • 9.
      牛蛙释义:也叫喧蛙、食用蛙。两栖动物。体长约18—20厘米。体色多变化。生活于池沼、水田等处。原产于北美洲。因其鸣声洪亮,远闻似牛叫声,故名。可饲养,供食用。
    • 10.
      红瘰疣螈释义:为蝾螈科两栖动物。
    • 11.
      脊椎动物释义: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 这一类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躯干又被膈分成胸部和腹部,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12.
      蝌蚪释义:蛙或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黑色,椭圆形,像小鱼,有鳃和尾巴。 生活在水中,用尾巴运动,逐渐发育生出四肢,尾巴逐渐变短而消失,最后变成蛙或蟾蜍等。
    • 13.
      蝾螈释义: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 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动物。
    • 14.
      蟾蜍释义:⒈两栖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通称癞蛤蟆或疥蛤蟆。⒉传说月亮里面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诗文里常用来指月亮。
    • 15.
      雨蛙释义:两栖动物,体长3厘米左右,脚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到较高的地方。 吃昆虫等。种类很多。
    • 16.
      青蛙释义: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色斑纹,趾间有蹼。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雄的叫声响亮。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通称田鸡。
    • 17.
      鱼石螈释义:古两栖动物,有四肢和粗大的尾巴,腹部有残余的鳞片。一般认为它是鱼类进化到两栖动物的中间类型,出现于泥盆纪晚期。
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两栖动物读音 怎么读 两栖动物,拼音是liǎng qī dòng wù,两栖动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栖动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