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料 [zuǒ liào]
1.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英[condiments; seasoning;]
佐料 引证解释
⒈ 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引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小店的历史这样长,祖父孙三代又保持着分量大,佐料足的卖面方针,老主顾就特别多。”
萧乾 《粟子·忧郁者的自白》:“我忧郁,我却永不以忧郁为然。我十分清醒它的毒质。为艺术,这也许还是一剂不很坏的佐料。”
国语词典
佐料 [zuǒ liào]
⒈ 调味用的配料。如糖、盐、醋、酱油等。
佐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宝茶释义:宋 代宫廷中用的名贵饮料。 用茶与七种甘香佐料加工而成。
- 2.
七宝释义:⒈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⒉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⒊泛指多种宝物。⒋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⒌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⒍指七种特殊的功用。⒎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 3.
奶汤面释义:四川邛崃县地方特色小吃。 即用新鲜猪骨、猪蹄、香肘、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将其盛入碗内,配以佐料,加入煮熟的水叶面即成。
- 4.
提味释义:⒈由于增加佐料而使得可口、好吃。⒉加上美味的配料(如调味品或调味香料)使可口;使增添趣味或滋味。
- 5.
无心炙释义:古代一种不加佐料的猪肉羹。
- 6.
杭椒释义:果羊角形,长13厘米左右,横径约4厘米,平均单果重10克。青熟果淡绿色,果实微辣,老熟果红色。果面略皱,果顶渐尖,稍弯。它既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又是一种温中散寒、可用于食欲不振等症的食疗佳品。
- 7.
梅苏丸释义:一种以乌梅肉拌其它佐料制成的食品。
- 8.
棒棒鸡释义:著名 川 菜。 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由于鸡肉被棒敲松了,调味易于渗入,酸甜香辣,甚为可口。
- 9.
橙丝释义:切成丝的橙皮,作调味佐料。
- 10.
橙椒释义:橙皮与椒类配合制成的调味佐料。
- 11.
水晶鲙释义:亦作“水晶膾”。将切细的鱼、肉碎片配以佐料,经烹煮、冷冻后而成的半透明块状食品。
- 12.
油盐酱醋释义:⒈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⒉指琐碎庸俗。
- 13.
涮羊肉释义:把切薄的羊肉片放到开水里烫一下就取出来蘸佐料吃。
- 14.
滑甘释义:⒈古时用以给菜肴调味的佐料。 ⒉代指甘美的食物。
- 15.
熬茶释义:⒈旧时喇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酥油茶及金钱等物,称为熬茶。⒉一种加佐料煮成的茶。
- 16.
爆肚释义:⒈以沸水煮羊肚,顷刻取食。⒉将牛羊肚儿用热油快煎再加佐料芡粉做成的食物——亦称“油爆肚儿”
- 17.
素火腿释义:⒈江浙一带称笋脯为素火腿。 ⒉一种形似火腿的素食品。以豆腐皮加佐料制成。
- 18.
羹梅释义:调和羹汤的佐料,用以比喻宰辅。 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宋 王禹偁《樱桃》诗:“自笑羹梅忝,谁知社栗神。”
- 19.
肉冻释义:⒈以鱼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胶及调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种美味冻膏,冷配在肉或鱼的菜肴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肉、鱼或蔬菜的一种模型。 ⒉一种冷菜,先将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烧熟压实后,再浇上肉冻而成。
- 20.
豆腐脑释义:食品名。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而凝结成的半固体。俗称嫩豆腐。食时配以辣油、虾米、榨菜等佐料。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清明前后……卖豆腐脑、茯苓糕,唤声柔雅,渺渺可听。”小民《童年与庙会》:“想吃咸的有豆腐脑、老豆腐、灌肠、羊头肉、水爆肚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