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哭诉 哭诉的意思

哭诉

简体哭诉
繁体哭訴
拼音kū sù
注音ㄎㄨ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ū, ◎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组词】: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sù,(1) 叙述,倾吐。【组词】:告诉。诉苦。诉愿。诉衷情。倾诉。(2) 控告。【组词】:诉讼。控诉。上诉。申诉。败诉。撤诉。

基本含义

形容在悲伤、委屈或冤枉的情况下大声哭泣并述说。

哭诉的意思

哭诉 [kū sù]

1. 可以听得见的悲哀苦怨之类的诉说声。

哭诉把娃娃玩偶丢了。

[ plaint; ]

2. 哭着诉说或控诉。

[ complain tearfully; accuse in tears; ]


国语词典

哭诉 [kū sù]

⒈ 哭著诉说。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
《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料店小二因他父亲被打,奔到地保家中哭诉。」


哭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哭泣释义:轻声哭。
    • 2.
      控诉释义: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控诉大会。控诉旧礼教。
    • 3.
      泣诉释义:哭着诉说:呜咽泣诉。

哭诉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欢喜释义:⒈快乐;高兴:满心欢喜。 欢欢喜喜过春节。她掩藏不住心中的欢喜。⒉喜欢;喜爱:他欢喜打乒乓球。他很欢喜这个孩子。

哭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哭昭陵释义:唐 制,臣民有冤者,可到 昭陵(太宗 墓)哭诉。
    • 2.
      哭诉释义:哭着诉说或控诉:她向大伙儿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 3.
      打金枝释义:戏曲传统剧目。叙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众子婿前来拜寿。三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自恃尊贵不至,郭暧回府怒打公主。公主向唐皇哭诉,郭子仪也绑子上殿请罪,唐皇反劝解小夫妻和好。许多剧种有此剧目,或名《满床笏》、《福寿山》等。
    • 4.
      热审释义:明 清 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 其制始于 明 永乐 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 成化 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清 代沿袭。《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小人因他热审时节,哭诉其冤。”《明史·舒化传》:“四年热审,请释纍臣 郑履淳、李芳;及朝审,又请释 李已,皆得宥。”《清史稿·世祖纪二》:“﹝十年五月﹞庚辰,定热审例。”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即比以九幽十八狱,恐亦有过之无不及

哭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哭昭陵释义:唐 制,臣民有冤者,可到 昭陵(太宗 墓)哭诉。
    • 2.
      哭诉释义:哭着诉说或控诉:她向大伙儿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 3.
      打金枝释义:戏曲传统剧目。叙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众子婿前来拜寿。三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自恃尊贵不至,郭暧回府怒打公主。公主向唐皇哭诉,郭子仪也绑子上殿请罪,唐皇反劝解小夫妻和好。许多剧种有此剧目,或名《满床笏》、《福寿山》等。
    • 4.
      热审释义:明 清 时规定每年小满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内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气炎热,凡流徙、笞杖,例从减等处理,称为“热审”。 其制始于 明 永乐 二年,初止决遣轻罪,命出狱听候。至 成化 时始有重罪矜疑,轻罪减等,枷号疏放诸例。清 代沿袭。《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小人因他热审时节,哭诉其冤。”《明史·舒化传》:“四年热审,请释纍臣 郑履淳、李芳;及朝审,又请释 李已,皆得宥。”《清史稿·世祖纪二》:“﹝十年五月﹞庚辰,定热审例。”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即比以九幽十八狱,恐亦有过之无不及

哭诉造句

1.听了他的哭诉,一向严历的父亲也不由得动容了。

2.小姑娘的哭诉,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尘埃落定,他去她身边,她平静淡定,只字不提,不安慰,不怜悯,也不哭诉

4.一偏荒芜的沙漠在向人类呼号,仿佛在哭诉它的遭遇。

5.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6.微凉的震露,石板上有雾,我在哭诉

哭诉是什么意思 哭诉读音 怎么读 哭诉,拼音是kū sù,哭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哭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