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zhàng,(1) 兵器。【组词】:仪仗。明火执仗。(2) 拿着兵器。【组词】:仗剑。(3) 战争。【组词】:打仗。胜仗。(4) 凭借,依靠。【组词】: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duì,(1) 排得整齐的行列。【组词】:队列。队形。(2)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组词】:队伍。(3) 量词。【例句】:一队大学生。
1. 手持仪仗的队伍。
英[guard of honor; of the three services; colour guard;]
⒈ 手持仪仗的队伍。以卫兵组成。现代则专用于迎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宾。亦指典礼或游行中由群众组成,手持旗帜、花束、标志等物的队伍。
引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每次出游,满街都是仪仗队,长二十余里。”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五章:“从月台到车站外面,警察排成两行,脸对着脸整齐齐地站着,仿佛仪仗队一样。”
⒈ 由军队指派以执行重要典礼任务的小部队。有时附有乐队,以迎送国家元首或贵宾。
⒉ 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游行时走在游行队伍之前。
1.军仪仗队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首长的检阅。
2.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好像两排仪仗队整齐站列,欢迎欢迎!
3.三军仪仗队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首长的检阅。
4.国家主席陪同外国元首检阅三军仪仗队。
5.仪仗队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过主席台。
6.一进公园大门,两排梧桐树威武雄壮,好像仪仗队,欢迎着游客的到来。
7.仪仗队的士兵站得笔挺。
8.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
9.仪仗队放飞了数以千计的彩色气球。